吸煙現象由來已久,并不斷延續。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吸煙作為一種生活常態現象,都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在農村,吸煙越來越講究,而且不自覺地形成一些禮節和規矩。那么農村吸煙有哪些禮節和規矩呢?以我們這里為例,禮節和規矩還真不少呢!
雙手給長者遞煙。
晚輩在向長輩遞煙時,一般要用雙手,這樣才表明敬意和誠意,否則就顯得輕佻和不屑。如今,在農村一些中老年人有著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在和他人交往尤其是和年輕人交往時渴望得到尊重,希望備受敬重,似乎如此才感覺到自己的人格尊嚴。如果一些年輕人隨隨便便,稍有閃失,這些中老年人則會說他們不明事理,缺乏禮貌,缺少教養等等。這些話一旦傳到有關家長那里,這些家長也感到很慚愧,認為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
因此在我們農村,如果有年輕人向長者遞煙,一般會畢恭畢敬,用雙手遞煙給長者并說道:“請您吸煙!”這樣長者會高高興興地接過煙。現在有一些長年在外讀書的年輕人,很容易忽視這些規矩和禮節,他們見到長者時要么不遞煙要么用一只手遞煙,一般長者是不高興的,有的甚至擺擺手示意不要煙。然后背后議論一番,說“XX家孩子雖讀了一些書,可是沒有禮貌,這樣以后在社會上難混啊!”這或許就是這些老人的性格吧,他們在人格未得到應有尊重的情況下寧愿不吸煙。所以現在有的家長會告誡自己的孩子們,在給長者遞煙時一定要用雙手,而且還要表示出誠懇和謙遜的樣子,以討得長者開心。
重要場合新拆煙。
在重要場合和客人或親友見面時,一般要新拆完整的煙,已經拆封了的煙是絕對不要用的,否則也會引起貴客心理看法。在我們農村,哪些場合屬于重要場合呢?一是與重要親戚,如兒女方父母見面的場合,就必須拆完整條煙或者盒煙,否則他們心里不高興;二是除夕之夜或者是正月初四以前,早晨給家中客人散煙一般都是未開封的;這是對親朋好友的尊重,其實也是對遞煙人自己的尊重。三是初次拜見領導,也需要拆新煙。這種重要場合都不能隨隨便便,否則會引起他人的不高興。
在重要場合遞煙,要拆封完整的新煙,而不能輕易使用已開過封的煙,這樣既是對親友的尊重,也是一種好客習慣。實際上,前些年農村消費水平低時,還不是很講究。如今隨著農村經濟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提升,消費需求變化明顯,消費水平逐年提升。因此在重要場合不僅需要高大上的煙品,而且還要開拆新煙,以彰顯自己對客人的誠意和熱情度。而一些煙民嘉賓也已經習慣了這種操作,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種習慣和潛意識,被敬煙的一方也心安理得接受新煙,且還樂此不疲。其實,在重要場所開不開新煙,也體現了當事人的生活態度和掙錢能力。一般來說絕大部分人覺得這是應該的,也必須傳承下去。
喜宴散煙應雙支。
在我們這里,無論是嫁娶、喬遷,或是生小孩、升學等喜宴,一般在酒桌上家主為客人散煙時都必須是雙支煙,表示喜慶,寓意吉祥。當然嚴格說,這不是傳統和習俗,而是近些年才漸漸形成的禮節和規矩。畢竟過去受生活條件限制,能有煙抽就很好了,辦喜宴時也就沒有特別要求。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經濟條件大為改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于是村民朋友相聚一起,也慢慢地形成一些新禮節和規矩。
喜宴上向客人散雙支煙,雖說是近些年才開始盛行的規矩,但是卻備受關注。特別是那些老年人,當看到人給他遞雙煙時,心理瞬間產生滿足欲和自豪感,話語不斷,笑容連連,于是酒席上也熱鬧起來。應該說在吸煙方面,與時俱進的一些規矩和禮節,還是非常不錯的。如今的農村,一些村民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精神生活豐富多彩,在吸煙方面不僅追求量和質,還追求花樣。想通過煙表達喜慶和敬意,通過煙聯絡情感,喜宴上散雙支煙也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慢慢形成的。
回禮必須回包煙。
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請客送禮也是常有的事。如今無論是哪家有點啥事,動不動就會辦酒宴請客。比如嫁娶、喪葬、喬遷、參軍、生小孩、買車、開業等,甚至有的人家連房屋重新裝修都要邀請請親友前去捧場。一方面親友相聚顯得熱鬧,另一方面也表明家主人緣好,親戚朋友關系融洽,有面子。基于此,如今在農村動不動就請客也可以理解了。像前面所列舉的幾種情況,客人送禮,家主回禮時一般都要回煙以示友誼。還有我們這里正月拜年走親戚時,親戚回禮也要回包煙。當然不同情況,回禮煙價值不同,一般來說,紅喜宴回禮煙高于白喜事回煙,正月回煙檔次更高,條件好又客氣的人家還會回雙包煙,以示喜慶。
近兩年,給親戚回禮回煙,這種新型禮節備受歡迎,受到許多人爭相效仿。在農村人看來,煙是招待親友,溝通情感的實用工具,能快速拉近心理距離,融洽感情。在他們心目中,煙是表達情感最好的東西。因此親戚走往時回包煙,何樂不為?你我愿意,大家樂意,其樂融融。
禮節是人際交往中禮儀,規矩是生活中一種約束。實際上,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禮節和規矩。隨著社會的發展,吸煙方面也漸漸形成了一些新的禮節和規矩,只有了解和懂得當地相關的禮節和規矩,并要融入其中,才不會得罪人,也不會給自己跌面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