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去出差。晚飯時間,一個人沿著馬路找小飯館,想少吃一點,走走路,就可以了。馬路邊有一家小飯館,人來人往的,看著生意不錯,我就徑直走了進去。
飯館地方不大,看著卻干凈整潔。許多人坐在飯桌前等著飯,看著手機,還有的拿著煙,自顧自吸著。飯館的兩個服務員,手臂上還帶著吸煙勸導員的紅袖章,卻對這一切熟視無睹。我看見一個服務員在收拾碗筷,就坐了下來,開玩笑問她,你這紅袖章不起作用啊。她笑著說,都是打工人,吸個煙,解解乏,何苦為難他們呢。
這一席話,我聽出了弦外之音,也聽出了他們自己對于自己這個群體的“無奈而又正確的唯一選擇”了。同是打工人,為難了他們,其實說白了,就是為難了自己的生意。作為他們群體中的一員,都相互理解一下,提高了人氣,吸引了客流,也就當是一種給予進店人的“福利”了。
我坐了下來,對面就是個小伙子,他身上穿著沾著粉白灰的厚服裝,一看就是個粉刷工。我坐下來,似乎對他是不要緊的事情,他繼續看著手機,我等著自己的飯。他的飯上來了,是一大碗干拌面。我的飯,是一小份餃子。我要了一份素菜,端上來的時候,服務員放在了桌子上我們兩人中間。我不好意思拉回來,就看著他,示意一起吃了。
小伙子看著我,有些驚訝。歪斜了一下香煙,避免煙氣對著我,我看著這小伙子還不錯。我兩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夾著菜,我不停示意他一起吃完了。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就知道了他的大概情況。老家和我一樣,都在農村。剛剛結了婚,媳婦懷孕了。家里的幾畝薄田養活不了一大家人,就跟著哥哥出來做了粉刷工。據說,每天可以最高掙到600元以上。他的煙癮就是在粉刷架子上閑得無聊了,就拿出煙來吸。慢慢養成這吸煙習慣了。
他正吸著煙,就趕緊從口袋里摸索著,似乎在掏什么。我對他說,我不吸煙,不用客氣。他笑了笑,看著我,意味深長的打量了我一下。不吸煙?我看著他也笑了笑,不吸煙不行嗎?呵呵,我自己都笑了。當然可以,當然可以。我以為你吸煙的。說著,就自己拿出一包煙,我認得,應該是九元錢一包的那種牌子煙。
他掏出一根煙來,是不是嫌我的煙便宜?價位低?我笑著說,我真不吸煙。他于是抽回手,自己給自己點燃了,和我喝著面湯聊上了。小伙子高中畢業,補習了一年,沒有考上大學,家里條件也不好,就出來打工了。干過許多工作,最后在哥哥的勸說下,干起了粉刷工。效益還行,結了婚,就干到了今天。
我和氣地問他,不吸煙不行嗎?他說,也行。就是在粉刷架子上,累了,歇歇,緩口氣,坐下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由不得想吸個煙,緩緩神,解解乏。好像不吸煙也行,可是,幾乎每個這樣的打工人都會吸上煙的。我不解,你不吸煙了,不是可以節約下錢,多回幾趟家,看看媳婦兒,不好嗎?他靦腆的說著,也想過這事,可由不得自己,還是選擇了吸煙。人在外地,思親也多,回不去,只好用煙給自己卸些心理負擔了。
我假裝理解了。就對他說,媳婦兒好?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表情是高興的、愉悅的、美好的。一臉的興奮,是掩飾不住的。我就對他說,來一根你的煙,我試試味道。他毫不猶豫給了我一根煙。我和他一起吸了起來,感覺這煙味道嗆人、刺鼻,只好忍著,吸了幾大口,忍不住咳咳咳起來了。他笑著,一臉的真誠。
煙這東西,由不得自己。我記住了他的話。也祝福他有更好的生活。不僅僅是吸煙,吃完飯我們走出飯館的門,我掏出身上沒有打開的一包煙遞給他,對他說,少吸煙好。他接過去,連連擺手,也看著我說,謝謝大哥。我說,謝什么。一包煙,沒什么。我心里此時此刻,是真的快樂。看著他的樣子,我想到了曾經的我。這一刻,我為他祝福了。
我們離開的時候,沒有加微信和好友。就各走各的。過了幾天,又碰到了他。他看著我,明顯心情好了。這次,拿的是好煙,應該是20元錢一包的。我好奇?驚訝,真舍得花錢?他笑笑說,這是工友家里有事,給隨禮了,他回禮的。這一次,他又對我說,大哥,來吸個煙。我沒有拒絕,只是接過了他遞過來的煙支,拿著,沒有吸。
其實,我還是不希望他吸煙的。可是這一刻,我還是希望看到他吸煙。他要是不吸煙了,還會是他本真的樣子嗎?
我希望這家小飯館的生意天天好,我希望這個小伙子的粉刷活天天有,我希望我們身邊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理解和包容。誰都不容易,他們更不容易。
我真心希望再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會繼續對我說,來,大哥,吸個煙。這樣的煙人煙語,還是那么親切和感同身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