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是煙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當然,吸煙不只是國內獨有現象,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生產煙草,且擁有眾多煙草消費者。只是中國人口基數大,煙草消費者多,從而引起了廣大的關注。
科學研究發現煙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長期過度吸煙有害身心健康。為了確保公民身心健康權,近些年來,我國加大了吸煙有害宣傳力度,嚴格控制公共場所吸煙,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城市公共場所吸煙現象越來越少,室內吸煙現象基本滅絕。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公共場所禁控煙的深入宣傳,市民素養不斷提升,對吸煙有害認識逐步增強,城市煙民自律性、自覺性漸漸形成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他們認識到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僅對自己身心不利,同時也會對周邊人造成二手煙、三手煙危害。于是有的城市煙民嚴格自律,有的嚴格規范自己吸煙行為,堅決不在公共場所吸煙;有的則減少吸煙量;還有的選擇戒煙。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時至今日在農村吸煙公共場所吸煙現象依然盛行。特別是適逢重大節假期、紅白喜事以及有關聚會活動時,農村吸煙普遍和廣泛。而且常常集聚一起,邊聊天邊吸煙,一副怡然自得,無關啥事的樣子。且煙民呈年輕化、女性化發展趨勢。
這里要鄭重聲明一下,筆者不是對農村人另眼相看,也不是鄙視農村人,而是基于事實,實話實說而已。其實筆者老家也在農村,而且逢時過節或者適逢老家有重大紅白喜事,也都要回老家。看著那些人對煙熱愛和癡迷,心里有一番說不出的滋味。有的人為了一支煙,不惜放下面子和尊嚴;有的人為了一包煙可以和他人爭得面紅耳赤;有的人為了煙可以與人情誼了斷。
那么農村人為何這么看重,這么難戒煙呢?最近筆者和幾位熟人進行深入溝通交流,對他們的心態略知一二,現總結如下。
原因之一:對煙草危害認識不足。
煙民王伯伯:我自18歲開始吸煙,今年76歲,算起來煙齡有58年了。但我感覺身體始終很好,沒有什么不適,如果說吸煙有害身心健康,那我是不相信。我們村幾位年齡比我小很多的婦女,她們不吸煙反而一身病,還有2人死于癌癥。也有兩個男的不吸煙,腎衰3年了,常年臥床。所以,我認為吸煙沒啥不好,我自己一不咳嗽,二不感冒,身板硬朗,現在還能挑一百多斤重擔。我過去吸,現在吸,將來還會吸,沒啥可怕的,也不信吸煙會給我造成什么不好影響。
原因之二:從眾心理彼此效仿。
煙民宋大哥:我吸煙也有近20年歷史了,我之所以吸煙是始于受周邊同齡人影響。附近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人都吸煙,他們能吸,為何我要戒呢?特別是逢年過節時大家一起聚會,你吸煙我吸煙,大家都吸煙,熱熱鬧鬧,相處融洽。如果我不吸煙的話,就有人嘲笑是另類,那心里多別扭啊。我這么多年來已經形成習慣,而且也非常適應。如若哪天不吸煙,心里才悶得慌,十分難受啊!我吸煙我快樂,不在乎別人怎么說,走自己路的讓人家去說吧,我是不會戒煙的!或許有人認為我任性,其實也不是,我想既然別人吸,我為何要和自己過意不去呢?何況吸煙也確實讓我精神充實,情緒舒爽。
原因之三:生活境況所困所迫。
煙民秦小姐:2011年以前,我是不吸煙的。然而2011年春,丈夫出了車禍,脊椎受傷,癱瘓在床。這么多年了,我一邊服伺丈夫,一邊還要打工,同時還要照看兩個孩子。一家人的重擔全落在我身上,生活苦,工作累,心里愁,無處訴說,唯有借煙消愁。也有好心人勸我改嫁,我自己也有改嫁的念頭,然而看到病床上的丈夫,看到兩個年幼的孩子,又于心不忍。于是選擇了隱忍、選擇了堅持,我把一切困惱埋在心中。工作累了,吸吸煙緩解一下情緒;生活苦時,吸吸煙麻痹一下自己;晚上睡不著時,吸吸煙解解愁。只有在吸煙中能得到快樂,得到輕松。所以現在我很依賴吸煙,煙是我的精神支柱。我會一如既往地吸煙,絕不會戒煙的。
原因之四:完全打發無聊時光。
煙民劉先生:嚴格來說,我沒有煙癮,吸煙完全是為了打發無聊時光。父親辦了茶廠、竹器加工廠,生活條件在我們當地絕對是剛剛的。我吃穿不愁,大學畢業后,沒有出去找工作。先玩幾年再說,以后準備接父親班。因此好多空閑時間顯得無聊,于是就吸吸煙。雖說吸煙沒啥感覺,但還是挺有意思,至少周邊不少年青人很羨慕我。至于戒不戒煙,我覺得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感到快樂、高興就行。因此,我想吸煙就吸支,不想吸煙就不吸,很自由自在,開心舒爽,悠哉樂哉!
結語:如今,農村吸煙現象非常普遍,但對此必須一分為二看待。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煙草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過度吸煙也會造成身心傷害。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引導教育。讓農村人樹立健康生活理念,加強身心健康鍛煉,提升抵制能力。引導煙民合理、適度、安全吸煙,這才是極為重要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