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煙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5217億元,同比增長5.6%,實現財政總額15028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稅利總額和財政總額創歷史新高,為穩定經濟大盤、保證國家和地方財政增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你知道15217億是什么概念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般最賺錢的房地產企業每年利潤不過數百億,中國石油、國家電網等國企,納稅規模也不過千億。
那么,你知道在這15217億元中,作為煙民的你,為國家貢獻了多少稅收嗎?
研究表明,從稅的構成和分布來說,一包煙在農業環節征收煙葉稅,生產環節與批發環節征收消費稅、增值稅、城建及附加稅,零售環節征收增值稅、城建及附加稅。
消費稅是一種調節稅,對煙草這樣的特定消費品專課,目前為中央稅;增值稅為中央、地方共享稅;煙葉稅、消費稅和增值稅分別應繳的城建及附加稅為地方稅。大家通常所說的提高煙草稅就是提高消費稅率。
大概來說,在一包煙的稅收中,約65%為消費稅,24%為增值稅,10%為附加稅,1%為煙葉稅。
2023年10月30日,在對外經貿大學舉辦的一場“煙草消費稅改革暨煙草行業全產業鏈研究”成果發布會上,鄭榕教授介紹說,通過對煙草行業的數據分析顯示,從2013到2020年,一包煙的零售價格由14.26元持續上升到18.69元,稅收的比重整體呈上升趨勢,成本和利潤的比重整體呈下降趨勢,稅收和利潤的占比呈現明顯此消彼長的關系。
▲2020年平均一包煙稅收總額9.05元的分環節與稅種分布
數據分析顯示,吸煙者每吸一包煙,相當于平均消費了0.52元的煙葉,為國家繳納了9.05元的稅。
根據前述報告,在一包零售均價為18.69元的卷煙中,成本為6.12元,占比約三成;利潤為3.72元,占比約二成。
那么,是不是我們國家的香煙價格很高,所以才會貢獻這么大數字的稅利呢?
還真不是,我國的香煙價格遠遠比歐美國家要便宜,甚至比一些發展中國家還要便宜。控煙專家的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一包煙的稅占零售價格的比重為48.4%,不僅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75%水平,也低于基于我國煙草稅制和市場結構結算出來的理論稅負水平54%。之所以煙草行業能獲得如此高的利稅,還是因為煙民的數量太多。作為人口大國,我國有近3億煙民,每人每天抽一包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消費稅為煙草稅收中的大頭。一位接近國家稅務總局的財稅專家介紹,我國消費稅實施目的以調控為主,收入為輔。換言之,對煙民征收消費稅,主要為了“寓禁于征”,減少煙草消費。目前,全世界大約有90%的國家都對卷煙征收消費稅。
為什么說沒有一根煙是白抽的,抽煙也是為國家做貢獻這種說法不對呢??
煙草行業每年向國家上繳的稅利,如果用來建造航空母艦,一年可以造30多艘!對于象煙草行業這樣利潤豐厚,毀譽參半的一些行業,中國歷史上,通常以收歸國有的方式經營,比如漢武帝時期實行的鹽鐵專賣制度,一改西漢初期財政的頹勢,為大漢帝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國家專賣,可以防止這些巨大的財富落入個人之手,并通過將其充盈到國庫里,為全社會造福。
1982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統一負責全國煙草收購、卷煙生產和批發銷售業務。兩年后,經國務院批準,原輕工業部煙草專賣局被改組為國家煙草專賣局,與中國煙草總公司一套機構、兩塊牌子。至此,中國煙草橫空出世,其下轄33個省級單位和17家工業企業。中國煙草的上級管理單位,是工信部。
通過煙草專賣,中國煙草賺的錢都源源不斷注入到國民經濟中。從半導體,到航空發動機……很多事關國家未來的戰略產業,都有中國煙草的影子。
這就是為什么有的煙民會理直氣壯地說:看!我每一根煙都沒有白抽,我也為國家作貢獻了。
但這也僅是煙民的自我安慰而已。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當然更不值得驕傲。
因為這背后的代價其實很難計量,畢竟大飛機、半導體有價,健康卻無價。如今,吸煙有害健康已成全社會的共識,控煙也是全世界的大勢所趨。我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強調,全面推進控煙,“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所以,為了健康,還是應該通過其它渠道為國家多做貢獻,盡快戒煙。
(圖片來源于紅星新聞、中國綠發會相關報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