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財政部公布2024年國防預算為16655億人民幣。
3月6日,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消息:2023年煙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5217億元,同比增長5.6%;實現財政總額15028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稅利總額和財政總額創歷史新高,為穩定經濟大盤、保證國家和地方財政增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煙草行業是我國重要的稅源,幾乎每個老百姓都知道這一點。根據計算,2023年煙草財政總額占全國財政收入接近7%。
自媒體時代以來,煙草行業的風吹草動又很容易成為博主們吸引流量的優質話題。其中,煙草與航母數量的換算、中國煙草與其他知名企業的利潤對比,幾乎每年都會拿出來傳播一陣。在這種大面積傳播的過程中,“煙草貢獻基本覆蓋軍費開支”也成為了一種社會共識。
固然不能妄加揣測上頭就是這么算賬的,只是數據對比的現實巧合性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樂意認同的一個觀念。
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了近10年國防預算與煙草行業稅利貢獻的數據對比,圖表如下:
2014~2020年期間,煙草稅利總額一直略高于國防預算。從2021年開始,二者基本持平,國防預算略高于煙草稅利。所以前面說的那些關于煙草和軍費對比的觀點也沒啥毛病。
自2014年煙草稅利首次站上一萬億關口,至今已經連續10年保持在一萬億以上水平,10年合計超過12萬億。由此,也可以更為直觀地理解“為穩定經濟大盤、保證國家和地方財政增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句話的分量感。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人口結構正在進入加速調整,可以確定的判斷卷煙消費者的總體規模一定是趨勢性縮減的。由此,要保證一個行業的效益穩定,就要從以下幾個大的方面來解決:一是提升結構,二是更大力度的打假,三是從市場化角度更好地暢通流通機制,實現更高效率的供需匹配,四是產業系統的改革創新和降本增效,也就是高質量發展、假設現代煙草經濟體系的要義。
對比2014年總銷量規模的最高點5099萬箱,2016年至今的總量平均值在4700多萬箱,逐年保持微增狀態,很好地貫徹了“增速合理,貴在持續”的要求。從圖表可以看出稅利增長的效率明顯高于規模增長。這得益于行業整體權衡市場需求以及行業任務目標而持續進行的結構調整優化。
從趨勢來看,總規模的持續增長空間已經不大,結構提升也需兼顧消費需求的現實以及社會的穩定,那么從保證行業貢獻的政治站位來出發,上頭的工具庫還剩下一個大招,也就是稅率的再次調整。
最近幾年,許多企業都在按步驟,有節奏地對部分規格的批發價進行跨價類上調,在低結構產品整體供給緊張,終端零售維持長期溢價的環境下,這種跨類調價預計還會持續下去。這也可算作調稅的另外一種形式罷。
2015年提稅順價至今已快10年。那個“特殊貢獻”時期仍然記憶猶新。處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不論是習慣對照國防預算還是結合對當前經濟環境的模糊體感,煙草行業服務經濟大局、穩定經濟大盤的定位和任務仍然是首要,也會對短期的一些市場變化或者政策實施多一些理解。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記得那句話: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