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網上關于吸煙話題調查中,其中就有一個問題,打工人是否更需要吸煙?對此,評論區留言的人中,支持和贊同的人占比達到了76%還要多一點。難道我們身邊的打工人,對于吸煙果真如此更有需要?
和身邊的打工人認真聊了聊,總結了以下幾個打工人吸煙的理由。各位看看,是否有理。
1.壓力越大,吸煙越多,有說法。有人總結說,在相同的壓力面前,一群人中,煙民的比率相對就多。正所謂,壓力越大,吸煙越多,在壓力面前,吸煙的人就開啟了人從眾模式,會有莫名其妙的跟從效應。生活中的打工人面臨很多壓力,壓力面前吸根煙,不知道能不能放松,反正先吸根煙再說吧。
2.底層生活,適應現狀,過得去。大多數人和我們一樣,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沒有背景,沒有過高的學歷,技能也不如人,在底層的生活重壓下,吸煙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選擇。由不得你,由不得人,只好在生活面前重拾吸煙的好,感悟這樣一種日復一日的生活景象。想改變,一時半會很難。沉浸久了,就只能在吸煙的瞬間忘卻心頭的煩惱。
3.身邊煙民,一抓一把,學著來。打工人多,擠在一起,大家也是有樣學樣。試想想,你身邊的打工人,一群一群一堆一堆都在吸煙,作為身邊人,你會怎么選怎么做。混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和他們打成一片的最佳方式,莫過于和他們一樣,沒事了吸根煙、發發煙,聊一聊,說一說,這樣的生活場景。這跟什么人學什么樣的說法,還有挺有道理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絕對有道理。
4.閑暇無事,打發時間,吸根煙。下班了,歇工了,下雨了,打工人的生活休閑中,無非就是偷得片刻閑。在這樣的無聊的時間中,吸煙就是首選的事項。沒事了,有空了,坐下來打開一包煙,讓時間在漫漫時光中慢慢流逝。打工人的生活狀態里,這種的狀態是比較多的場景。打發時間,就抽根煙,不然還能干什么。
5.思念家鄉,想念親人,空寂寞。無論是在腳手架的工作場景,還是在休息的片刻時間,對于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思鄉,這是幾乎每個打工人的情結。正是為了親人的生活更好,更想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才會有出外打工的背井離鄉之舉。這是無奈,也是生活所迫,思鄉的這時刻吸根煙,渺渺之中可見光影,就是對于生活的美好的暢想,這是積極的正面的因素之一。吸煙了,哪怕虛幻,也是可愛的思想。
6.主家給煙,攢著沒用,就吸煙。有些講究的人家,主人在打工人的工作期間,會有意識買幾條煙,給他們送一點煙,表示對打工人的關心和照顧。與其說這是一種主家的關愛,到不如說是主家對于打工人的現實需要。把活路做好,把工作干好,這幾條煙就是應該有的積極作用。拿到了香煙的打工人,會分而食之,還是會慢慢吸煙,這就是他們所能做的最好的選擇。鮮見他們之中會有人積攢著拿回家去。最好的現實就是現在吸煙,現實品嘗,把工作的壓力和主家的期望盡快變成可見的現實。你來我往,有禮有節,就是好事。
7.日常習慣,不吸難受,慢慢來。打工人,在老家就喜歡吸煙,這外出到哪里也都會和在家一樣。吸根煙,解解悶,去去乏,至于有沒有用處,反正這么多年就這么過來了。習慣了就成了自然。要是哪一天不吸煙了,反而覺得很難受。這生活習慣想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吸煙就吸煙吧,一個月多花幾百元,也給自己買一個好心情,挺好的。關鍵是也一時半會兒戒不了,隨性而為就好。
8.突發事件,急了沒用,吸煙切。平常日子里,打工人吸煙還是不吸煙,倒不是很迫切。想吸煙就吸,不想吸了就睡一覺。但家里有什么急難事情了,只好摸出香煙來,一根煙接著一根煙的吸著,想想該怎么辦。在吸煙的氛圍里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出口,安慰自己也罷,過得去也行,反正這根煙就在打工人嘴唇上,慢慢飄散出迫切的樣子。
9.時間久了,很難改變,就這樣。吸煙這事情,都知道危害,也知道不好,就是吸煙時間久了,想改變就很難了。現實是現實,改變是改變,在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只好隨著現實和性子,就這么在吸煙的時空里猶豫徘徊。有時候也不想改變,改變做什么。有時候想改變了,就是很難改變。這會兒,就拿出香煙,自己給自己點燃,放空自己,想著什么,慢慢去適應了。
說大些,我們都是打工人。對于這些背井離鄉的打工人來說,他們的生活更為不易。吸煙,解悶,消愁,打發時間,習慣難改,隨著大家,等等,每一種現實理由,都是他們和現實生活抗爭的最佳武器和戰場。尊重理解他們,其實就是我們的善心之舉。
打工人更需要吸煙?這是個話題,卻不是個什么問題。放眼看過去,他們的臉上和心頭,應該有許多的選項。只是現實告訴我們,打工人吸煙,還是有許多說法的。你認為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