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人在煙店購買了一條煙,回家后細心觀察發現,條盒包裝上的塑料薄膜竟有燙過的痕跡,且燙的位置恰好位于激光噴碼處。這一發現引起了家人的好奇與疑慮。相信生活中,不少人買煙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煙盒的包裝過程通常包括內包裝、外包裝和最后的封膜。塑料薄膜作為封膜,不僅起到了保護煙盒不受污染和磨損的作用,還能增加產品的美觀度。而激光噴碼則是用于標識產品的生產日期、批次等信息,是產品質量追溯的重要依據。每個激光噴碼也相當于這條煙的身份證,代表著不同零售店鋪的碼段。
那么,為何會出現激光噴碼被燙的現象?這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首先,可能是為了掩蓋或修改激光噴碼信息。有些不法商家為了銷售不正當渠道或來源的商口,通過燙膜的方式,模糊或去除原有的噴碼信息,從而達到掩蓋真相的目的。
其次,可能是生產工藝或設備問題導致的。在煙盒的包裝過程中,如果封膜機溫度過高或操作不當,就可能導致塑料薄膜被燙。特別是在激光噴碼處,由于噴碼墨水與薄膜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容易出現燙痕。
因此,一些消費者遇到卷煙包裝激光噴碼被燙的情況,第一時間會擔心是不是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然而,也有網友說,這種將卷煙包裝上的激光噴燙掉,主要原因是為了規避風險。比如,這條煙被A省的老板賣出去,買煙的人送禮也好倒賣也罷,最后完整的一條煙被賣到B省,如果被B省查獲且發現是A省的條碼,就能溯源到賣煙的店鋪,這樣此店鋪可能輕則減供幾次,重則暫停供貨甚至吊銷營業執照。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燙掉激光噴碼的煙都是假煙。就像網友說的,能當消費者面燙碼的,絕對不會是假煙。
綜合網友的說法,這一行為背后涉及到了煙草銷售的地區限制、溯源機制以及商家的風險規避策略。
在我國,煙草銷售受到嚴格的地區限制,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煙草批發公司,并且煙草產品上通常會印有生產地或銷售地的條碼。這種限制的目的在于維護市場秩序,防止煙草產品跨地區無序流通,從而保障本地煙草企業的利益。然而,這也為一些不法煙販提供了套利空間,他們通過倒賣、回收等手段將煙草產品從一地轉移到另一地,以此牟利。
其次,激光噴碼作為煙草產品的重要標識,具有溯源功能。一旦煙草產品被查獲,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激光噴碼追溯到產品的來源,包括生產廠商、批發企業以及零售店鋪。這種溯源機制對于打擊非法煙草交易、維護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對于煙店老板來說,如果他們的煙草產品被查到跨地區銷售,就可能面臨減供、暫停供貨甚至吊銷執照的風險。因此,一些老板選擇燙掉激光噴碼,以規避這種風險。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并不是每個零售老板都這么干呢?至于有些老板不燙碼,可能主要與煙草產品的流動范圍和風險概率有關。對于在本地甚至本省范圍內流動的煙草產品,由于監管相對寬松,即使出現串碼銷售,一般也不會引起太大的麻煩。因此,這些老板可能覺得沒有必要燙碼。另外,對于一些老板來說,他們認為將煙草產品賣到省外的概率并不大,而且即使賣到省外,也不一定就會被查獲。在這種僥幸心理的作用下,他們可能選擇不燙碼以節省時間和成本。當然也有可能是有的老板沒吃過虧不懂,有的老板賣熟人不擔心所以不燙碼。然而,燙掉激光噴碼并非長久之計。這種行為不僅可能引發消費者的疑慮和不滿,還可能受到相關部門的查處和處罰。因此,煙店老板應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誠信經營,確保所售煙草產品的合法性和質量。
總之,煙店老板燙掉煙盒包裝激光噴碼的現象是煙草銷售地區限制和溯源機制下的產物。消費者在購買煙草產品時,應該仔細觀察煙盒包裝的完整性、印刷質量以及防偽標識等。如果發現煙盒包裝有破損、印刷模糊或防偽標識被人為破壞等情況,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此外,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查詢煙草產品的真偽,或者選擇購買有信譽的煙店的產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