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鄉村,無論你事業干得有多大,過年過節總要回家。這時候用煙就是一件大事。筆者總結了回村煙事的幾個方向和路徑,有需要的可以大膽試試,看看是否實用。
1.學會給人發煙敬煙。回村后要學會給人發煙敬煙。平輩小輩,發煙吸就行了。是長輩就要敬煙。長時間不在家里,這樣的發煙敬煙禮儀是必須學會的。事業大不大,事情順不順,都需要做好這件事,這是回村的必備講究和禮貌問題。
2.邊打招呼邊給人煙。在和鄰里打招呼的時候,要不忘掏出香煙來,邊打招呼邊發煙敬煙,顯得熱絡,搞活了氣氛,而不是冷冰冰的干說話,這是一個大忌諱。我們的熱情展示,就是敬煙發煙的動作和說的話語,能看得出我們是一個村里的人。
3.聊天之余發發香煙。無論居家還是外出,只要在村里游走,就要和鄰居們多說說話,聊天的時候主動掏出香煙發給他們,不忘招呼和問候,顯得客氣而落落大方。這也是要學會的東西。自己抽不抽煙不重要,會給人發煙就是一種本事。
4.人多處主動要發煙。只要是人群扎堆處,我們從外面回來的人,就要主動大方掏出自己的香煙,多少錢是不是好煙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個掏出香煙,主動給大家發煙點煙,這就是人情世故。掌握了這個禮儀,就學會了回村用煙的要義。
5.邀請鄰居提前備煙。如果邀請鄰居們來家里或者去外面聚一聚,就要提前準備好香煙,讓他們有被重視的感受和感覺。吸煙,喝酒,劃拳,其樂融融之中,煙香的熏染就是最好的氣氛場。這件事不能落人后,也不能無所謂,必須要做好準備,提前備好用活。
6.見人就要發煙敬煙。鄰居來串門,還是自己去鄰居家,都要想著拿香煙,給見了的人主動發煙敬煙,這是必備動作和形式。愛他們,敬他們,就要學會和他們說話,說心里話,這時候不忘拿出香煙來表達關照和問候,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學會了熟悉了,就算是回村成熟的表現。
7.學會給長輩致敬煙。農村長輩,經歷廣見識多,他們算是村里的長老。如果遇見了,就要主動給他們發煙敬煙,這是農村社會的頭等大事。也是一種更好的示范帶動方式。尊老愛幼就是傳統,尊老在前,是排在第一位的大事情。
8.發煙敬煙還要散煙。人少處我發煙。人多處顧不過來,還有必要發煙嗎?其實,這時候可以采用散煙的方式來辦。就是拆開一包煙,輪流著轉圈,給需要吸煙的人自己拿,不吸煙就走過去了。這種散煙方式也是要掌握的方式之一。
9.不要以為吸煙就只是小事。回村事大,吸煙這件事也是大事。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不就是一根煙,也不至于讓村里人說什么吧。這就大錯特錯了。回村就要學會發煙敬煙,也要學會說話聊天,給村里人一家人的感受,要不然就是做什么都不好的表現。
十里八村不同俗。但說起來,給村里人發煙敬煙就是一種從外面回村的必備禮儀和生存技巧。掌握的好,事半功倍。掌握不好,倒不如不回村的好,還落得一身騷罵。這劃得來嗎?
村子是現實存在,我們是回村人。既然回了村,就要按照村里的事情辦好自己的事情。都是鄉里鄉親的人,就要做好這個鄉里鄉親的事情為好了。切記,切記,辦好為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