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套裝置,設備生產過程中就可以自動清潔提絲帶下方的煙末,大大提高了有效作業率。”4月6日上午,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畢節卷煙廠卷包車間,YJ17卷接機組操作工韓魯南正在進行設備深度保養,他指著卷煙機頂端的吸塵組件說,“我們也不用人工清潔提絲帶下方堆積的煙塵了,輕松了不少!”
這套吸塵組件,是畢節卷煙廠自主研制的YJ17供料成條機提絲帶嵌入式聯動清潔裝置的一部分。該裝置投入使用前,提絲帶煙末處置是畢節卷煙廠生產中的一個棘手難題。
提絲帶是YJ17機組供料成條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提絲帶護邊磨損,煙末會順著縫隙落入下方的下從動輥內。雖然原設備在下從動輥上部設計了煙末接塵盒,但實際生產中,由于接塵盒與提絲帶之間存在縫隙,部分煙末仍會落入下從動輥部位,加速提升帶的磨損,影響設備穩定性。為此,卷包車間操作工每三天就需對接塵盒和提絲帶下從動輥部位進行一次清潔。清潔作業過程繁瑣,且必須停機進行,嚴重影響設備的有效作業。
在2019年5月的一次設備巡檢中,卷包車間維修工林科軍發現,操作工僅清潔提絲帶下方煙末就花了將近20分鐘。“人工清潔耗時耗力,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能不能實現煙末的自動清潔呢?”林科軍心想。
他將自己的想法向車間領導進行了匯報,得到了車間的大力支持。隨后,由林科軍牽頭,車間多名骨干維修人員參與的敏行QC小組組建起來。通過需求分析,課題的攻關目標設定為:提絲帶下方無煙末堆積,自動清潔徹底。
攻關目標確定后,小組成員立即分頭行動,找文獻,查專利,但并未查找到可借鑒的技術方法。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車間青年員工楊詔突然來了靈感:“你們用過掃地機器人嗎?它是利用吸風進行灰塵自動清潔的,并且可以設定運行時間,時刻保持家中的清潔。”
“這是個很好的思路!”林科軍雙手一拍,“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自動吸塵裝置,安裝在提絲帶下方,并給它設定好運行時間,實現提絲帶下方積塵自動清潔。”經過小組成員的“頭腦風暴”,研制提絲帶嵌入式聯動清潔裝置的創新思路初步形成。
隨后,小組成員進行間歇式聯動吸塵裝置模擬試驗,在設備停止吸絲時打開吸塵器吸塵。試驗表明,該思路可實現提絲帶下方無煙末堆積,清潔徹底。
驗證目標可實現后,課題組提出并確定了研發方案:在吸絲風管上連接一根三段式吸塵管道和一個吸塵閥門,利用吸絲風管的負壓吸風清潔煙塵。將第一段風管與分離送絲管道以及第二段管道連接,并在其中增加一個吸塵閘門,閘門與原有送絲閘門呈90度,閘門啟閉通過原機送絲電磁氣動閥控制,實現一閥帶動兩個閘門啟閉。利用一種活動式管接頭連接風力送絲管道,確保閘門與原機電磁閥對中性;通過斜接法蘭連接第二段風管與第三段風管,使管道能與預供絲體一起運動;將第三段風管固定在預供絲體側面,通過側面窗口與吸塵組件連接。
接下來,課題小組根據卷煙機結構特征,確定了吸塵管道的材質、長度和管徑、管道走向,以及吸塵組件合適的結構、尺寸、形狀和設備上的開口寬度。
按照以上要求加工制作吸塵管道與吸塵組件,然后上機安裝調試:在原風力送絲管道上加裝吸塵管道,從側面護板與提絲帶從動輥上方嵌入清潔裝置;在原吸絲閥門處加裝吸塵閥門,通過原電磁閥同時控制吸塵和吸絲兩個閥門。裝置運行時,若檢測到煙末儲料區料位高,將自動關閉吸絲閥門,打開吸塵閥門進行吸塵;若煙末儲料區料位低,則在關閉吸塵閥門的狀態下打開吸絲閥門進行正常吸絲,最終實現了從人工清潔向自動清潔的轉變。
安裝調試完成后,課題組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跟蹤驗證,得出結論:預期目標達成,設備有效作業率大大提高。
2020年11月,“研制YJ17供料成條機提絲帶嵌入式聯動清潔裝置”課題在煙草行業第三十一屆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發布會上獲得一等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