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找一下李工。聽說你們前段時間成功解決了立體庫托盤堆垛機失速下落的故障,我們想學習一下你們是怎么解決的……”不久前的一個早上,許昌煙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裝備部接到了一個求教電話。
電話中提到的“李工”,叫李東升,是許昌煙機公司工程裝備部的青年技術骨干。此前,他徹底解決了設備廠家也無法解決的立體庫托盤堆垛機失速下落故障。
2013年入廠后,李東升先后在結構件車間鉚焊單元、機加單元和數控單元實習,轉正成為技術組一名技術人員,不久又轉崗至工程裝備部,負責立體庫設備的運行、維護與管理等工作。
立體倉庫系統由巷道堆垛機、回轉庫輸送線、穿梭車、倉庫管理系統(WMS)等組成,是公司系統集成復雜程度最高的設備之一,也是李東升投入心血和汗水最多的一個地方。
近年來,立體庫2號巷道托盤堆垛機在運行過程中頻繁發生失速下落問題,導致設備故障停機。要想系統恢復正常,就需要在高空貨架的狹窄空間內,將托盤料箱重新復位,工作難度大且危險系數高。許昌煙機公司請求廠家給予技術支持,廠家技術人員到現場后,對2號機進行地毯式排查,卻沒找到故障原因。
怎么辦?
化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李東升全面研究分析相關資料后,運用三維動畫設計軟件,模擬仿真堆垛機運行工況,對堆垛機立柱結構和提升機構進行建模,并開展力學分析和碰撞分析,但仿真結果證明:堆垛機失速下落故障與機械結構無關。接著,他調整查找方向,對伺服電機、變頻器、電磁干擾、安全模塊、紅外激光通訊、天軌/地軌供電系統等進行研究和測試,依然沒有找到故障根源。
“絕不能放棄,不管過程有多艱難和漫長,都要想方法去努力實現!”李東升暗暗在心里說。
此后,李東升每天在辦公室和立體庫之間穿梭,一天要跑十幾次。他心里憋了一股勁兒,白天在公司處理設備故障,晚上回家看文獻查資料。最終,他查找到相關文獻資料,制定出了解決措施:根據現場堆垛機伺服電纜走向,進行信號屏蔽隔離和引線接地處理,最終成功找到困擾公司3年之久的故障根源,使得設備無故障運行至今。
立體庫結構復雜又精密,其傳輸線長約350米,由1000余個傳感器、316部各型電機、39部頂升機、一套西門子電控系統、一套歐姆龍電控系統及大量電磁機構組成。要維護好這個龐大系統的正常運行,單靠機械或電氣知識是無法應對各種實際應用問題的。
以傳輸線電控系統為例,一組電控系統控制一條傳輸線,一條傳輸線對應20多個節點工位,其控制系統程序就有500多頁。整套傳輸線系統共14條,有7000多頁程序。為了搞懂該控制系統,李東升硬是對照圖紙將整套傳輸線控制系統程序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研究完。
為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業余時間,李東升自己購買資料、上網課,不斷更新知識、增加儲備。從機械機構設計到非線性動力學仿真分析,從西門子S7-300到博圖1500……在他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設備技術資料和購買的專業書籍。
如今,對堆垛機、傳輸線、RGV穿梭車等設備的性能和特點,李東升都已熟記于心。在龐大的立體庫系統前,隨便指個位置,他都能告訴你這是幾號電控柜幾號工位節點;不看設備說明書,他就能說出堆垛機機械校調力矩大小;傳輸線系統出現故障,他能馬上找到對應程序標志位,在短時間內查找到設備故障原因并徹底解決掉。
旭日“東升”,朝氣蓬勃,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不凡業績:這些年來,李東升先后在國家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主持參與的管理創新項目、QC攻關項目、TnPM項目多次獲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