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之所以能平穩前行,是因為兩匹馬之間的默契配合。在卷煙企業,產能和品質堪稱卷煙工廠的“兩匹馬”,要想“馬車”能夠行以致遠,必須發揮好設備管理的“長鞭作用”,從而實現產能和品質“兩匹馬”的并駕齊驅,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淮陰卷煙廠按照 “建設時代企業”戰略布局,系統謀劃設備管理發展路徑,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奮力推進設備管理新模式,著力提升設備穩定性,致力形成長效機制,“快馬加鞭”讓產質提升實現“起步跑”。
一小時經驗分享 讓產能“提起來”
“停機次數”代表著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同時也是產能和質量的“晴雨表”,為了有效降低停機次數,淮陰卷煙廠建立一小時維修經驗分享制度,針對問題有的放矢。
針對每班設備停機超過20次以上的機臺,要求各班組利用班后時間組織操作工、維修工進行分析,鎖定問題、制定整改單,責令維修工限期解決設備問題;對單次維修超過一小時的故障,要求維修工形成紙質故障維修報告,并由各條塊組織對典型的維修過程開展分享活動,討論如何降低該故障發生率和減少每次維修時間,促進優秀的維修資源共享。
“通過一小時經驗分享,快速讓操作工和修理工積累技能經驗,提升對設備特點的了解程度,從而有效降低停機次數,減短維修時長。” 卷包工段維修主管李家貴說。
自實行一小時經驗分享制度以來,淮陰卷煙廠以問題為導向,針對設備停機次數高,找出設備維護和操作的缺失,及時進行維修和培訓,不讓設備帶病作業,有效實現產能“提起來”。
兩條線預防維修 讓品質“穩起來”
設備運轉情況猶如人體健康程度,預防比治療更有效。因此,淮陰卷煙廠推行“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設備管理模式,用“體檢式”輪保和“數字化”維護的兩條線實現預防性維修,不讓設備“小病拖成大病”,對產品品質實施有效把控。
一條線有序推進“體檢式”輪保工作,提升產質耗指標,為設備生產保駕護航。今年以來,淮陰卷煙廠全年共組織輪保工作189次,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完成相應工作;全年下發卷接“輪保整改單”163份共1458項整改內容,包裝“輪保整改單”163份共1625項整改內容;全年收集“輪保設備存在問題收集表”652份。
此外,還對輪保后五個班次的設備運行情況,針對整改內容進行驗證。全年下發“巻接輪保遺留問題整改措施表”51份共114項整改內容,“包裝輪保遺留問題整改措施表”48份共103項整改內容,“電器輪保遺留問題整改措施表”14份共21項整改內容。新設備管理模式把輪保工作當成設備的“全方位體檢”,實現設備各模塊故障點全面覆蓋。
另一條線則持續開展“數字化”維護的新型預防性維修工作,降低設備停機率,保障設備平穩運行。以輪保為抓手,在傳統預防性維修的基礎上,根據煙機設備維護的特點,將傳統以設備點檢為主的預防性維修擴展為以定期更換標準件、保護專用件、周期性對管道、線路與氣路進行維護、計劃性地對設備參數、精度進行恢復,并且將生產運行指標進行大數據分析結果融合為主的設備預防性維修。全年共開展796項計劃性維修,班中設備維修減少近三分之一,有效避免了設備故障隱患。
雙重保障下的預防性維修,通過設備操作工和維修工的共同努力下,所有離流問題全部解決,設備指標明顯提升,有效實現品質“穩起來”。
三維度綜合考評 讓潛能“跑起來”
設備管理的核心是維修隊伍的建設,因此,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發揮好條線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更要打造敢于攻堅克難的團隊。
淮陰卷煙廠持續健全維修工綜合評價管理體系,從工作態度、工作業績、技術傳授、技術拓展等維度的綜合考評記錄,客觀體現每一位維修人員的績效,為廠部職稱評定提供依據,進一步提升設備管理水平,為維修團隊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充分調動維修工提升維修技能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挖掘維修工潛能,踐行“因你而卓越”的企業文化精神。
企業進一步厘清設備運行、分析、管理職責邊界,建立運轉高效、權責利統一的設備管理體系。突出人員科學配置,領銜開展技術攻關小組,優化培訓機制,持續培養設備管理和維修人才,為設備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來,卷包車間自主開展了條煙輸送的改造和調向、21#線的深度維修及快速投產、4#線的設備移位等一系列工作。”生產制造處副處長儲祥冬說。
在攻堅克難的征途上,淮陰卷煙廠涌現出了一大批技術高超、能打硬仗、勇攀高峰的維修技術人員,充分展現了人才的潛在力量,同時也實現潛能“跑起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