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支電筆,為車間的設備保駕護航。”說這話的人叫胡林勝,是2021年度“安徽工匠”獲得者之一,他的為人就像他說出的這句話一樣樸實而又真實。
來自于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蚌埠卷煙廠的電工胡林勝,是“全國青年崗位技術能手”,曾獲得全省電工(維修工)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在第十五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上榮獲電工組第20名的好成績。他優秀但不愛張揚,總是默默付出,用一支電筆繪出了青春匠心。
三年磨一劍:扎根崗位 認真刻苦
胡林勝在大學期間就因成績優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0年進入蚌埠卷煙廠制絲車間工作。雖然身居平凡的崗位,但他卻有著不平凡的追求。在同事的眼中,胡林勝是個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技術人。胡林勝上班十年,先后在薄板烘絲機、切片機和開包機崗位上工作。
在開包機崗位上一干就是三年,他任勞任怨。崗位工作雖然枯燥乏味,但他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刻苦鉆研設備技術,利用業余時間編寫了2萬多字的《開包機系統簡介》,成為開包機崗位的詳細教程。他還樂于將工作中的所學所得與同事一起分享,帶動身邊青年員工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九年鉆一行:技術能手 屢創佳績
2013年9月,為了充實車間電工隊伍,胡林勝從開包機操作崗位上選拔進入電工組,他的電工職業生涯從此開啟。但他的電工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剛進電工房的時候,他缺乏自信,在硬件維修上總是不敢上手,害怕能力不夠,修不好設備耽誤生產。這可讓時任電工房組長的王良青急了:“小胡踏實好學,是個干電工的好苗子,就是膽子有點小,過于謹慎,該從哪培養起呢?”一旁的電工師姐安建紅說道,“我建議啊,讓小胡先從他擅長的軟件做起,培養他的自信心。”王良青覺得這話在理,于是將車間唯一一臺西門子編程器交給小胡來學習研究。
為了克服“膽小”的毛病,胡林勝跟師傅約定,出現故障先讓他獨自處理,實在解決不了再請師傅幫忙。經過一段時間磨練,解決的問題多了,胡林勝也越來越自信了,軟件硬件一起學,電工技術不斷提高。如今的他已經是豐富經驗的電工老手了,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問題,處理起來都是得心應手。
除了做好各項本職工作,在創新道路上胡林勝也從未停歇。目前,胡林勝主持并參與了7個QC課題、40余項微創新、4個科技項目、3個管理創新,發表了7篇論文,還獲得了20項專利授權。其中,他主持的QC課題《原料配方高架庫夾包機夾緊檢測裝置的研制》獲中國煙草總公司QC發布一等獎,《滾筒防脫軌及復位裝置的研制》獲安徽省質協QC發布一等獎。
經年成一匠:大國工匠 勞模精神
胡林勝是第五屆“珠城工匠”,也是2021年度“安徽工匠”,質量之魂,存于匠心。在胡林勝看來,工匠代表的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是對從事的工作和手中的產品負責任的態度。
“一個人強不算強,要做好‘傳幫帶’和伙伴們一起進步。”胡林勝擔任機電維修組副組長一年多以來,從不吝惜將自己經驗技術分享給團隊伙伴,帶動整個團隊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為人謙遜,踏實可靠的胡林勝在單位是一名好員工,在生活中是大家的好朋友,在女兒面前更是一位好爸爸。每次在單位加班時,女兒總是會打電話過來詢問爸爸什么時間下班,是否還回家吃飯之類的問題,他深深感受到女兒對爸爸能夠多陪伴自己的渴望。“自己這些年整天在廠里忙,對她們娘倆照顧得太少,尤其是易地技改時期,更是顧不上她們。”言語中,胡林勝帶著幾分對家人的愧疚。
“有事兒找小胡。”是車間工人師傅們的口頭禪,源于對胡林勝電工技術的信任,一遇到問題大家都會找他。他時常利用業余時間堅守在崗位,攻堅克難。但是除了設備,除了生產,家人也需要他的陪伴,如今,胡林勝的女兒已經三歲了,每日較長時間的工作使他更珍惜和家人,和女兒在一起相處的時光,陪伴女兒共同成長進步的時間變得格外寶貴。
華夏從來多匠人,情懷悠悠默無聞。懷匠心,鑄匠魂,守匠情,踐匠行。胡林勝一直耐心地堅持著,在實際行動中充分發揮著“電筆”作用,詮釋著工匠精神所蘊含的“執著、技精、崇德、求新”。而正是一名名工匠的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為企業從“制造”走向“智造”提供了必要支撐,也為推動安徽中煙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