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23時許,筆者剛剛把設備開動起來,轉頭卻看到北側的11號機臺還有一些人在忙碌著,心想,11號機臺不是剛到廠不久的新設備么,怎么夜班還有人在那?
“小胡,你亂瞧啥呢,看好自己的煙。”質檢員對我說。
“蔣姐,11號不是剛剛來的新設備嗎,怎么大夜班的還有不少人在那里呢?”我好奇地問道。
“這不是新產品馬上要下線了嘛,幾個維修工師傅一直在那忙著調試設備呢!”蔣姐看向11號機臺說道。“這任務挺重要也挺急迫,他們咬牙堅持干到現在了。”
……
從質檢員的口中,我了解到,由于即將下線的新產品是雙鋁包的規格,之前廠里沒有這種型號的設備,這次的設備調試有非常大的難度,所以這次包裝機調試主要由卷包車間維修經驗豐富的張鵬老師來負責。
圖為張鵬正在安裝小包透明紙吸風帶。
張鵬是山東中煙濟南卷煙廠一名煙機設備維修高級技師,在卷包車間先后擔任ZB47、GDX1、GDX2、FOCKE350包裝機維修工,對車間幾乎所有型號的包裝機都有很深的了解,而且對于設備維修的疑難雜癥向來“頭鐵”,不解決問題從來不肯罷休,所以面對這次嚴峻挑戰,張鵬老師毅然決然承擔起這次新設備的調試任務。
經過11號機臺,看到一個身影,俯身探進機器,對條盒折疊器進行著細微的調整,后背已經被汗水打濕,手上的操作依舊穩健有力,他就是張鵬。
一次一次的開機運行,一次又一次的故障停機,疲憊寫在每一個參與調試人的臉上,調試工作仿佛進入了一個瓶頸,面對這一個全新的設備,沒有圖紙,也沒有可用的參考數據,每一項的調整都靠過往的經驗來操作。
“張老師,您先喝口水休息會兒吧”,有人說。此時張鵬已經在這里堅守了十幾個小時,緊盯設備的雙眼已經布滿血絲。“等會吧,剛才質檢員反饋說CT條盒側邊折角了,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作為一名黨員,企業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要把工作做好!”說完又一頭趴在設備上尋找問題的根源。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機器的轟鳴聲響起又平息,一個個的故障出現,又一個個地排除,張鵬早已經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身上的疲憊,他就像一名手術臺上的主刀醫生,用那靈巧的雙手一刀一刀進行著病灶的切除。在張鵬的手下,這臺機器已經慢慢活了起來,有了生機,有了活力。
下班的時候,11號機臺已經開始收尾工作。我聽質檢員說,設備經過這幾天的調整,已經具備正常的生產能力,首批下線的20箱“泰山”(中海御葉)雙中支已經生產完成等待交付。
圖為張鵬(右)和同事一起維修條煙美容烙鐵。
作為一個旁觀者,雖然我沒有參與設備的調試工作,不懂設備的復雜結構,也想象不出在組裝這個由十多萬個零件構成的包裝機時有多少困難,但每當想起張鵬老師那浸滿汗水的工裝和遍布紅絲的雙眼,我的內心就會浮蕩起諸多波瀾,張鵬老師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使命和責任,影響著我,也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
守護“泰山”品質不僅僅是一句話,只有在拼搏努力中才能鑄造精品。而正是有了像張鵬這樣的“機臺醫生”設備守護設備健康,我們的產品品質才有了堅強的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