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感動、感恩……”
4月27日一早,在前往山東會堂參加山東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路上,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卷煙廠卷包車間高級技師何鵬程不覺百感交集。
當他接過沉甸甸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心中的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
從業29年來,他扎根車間,一心一“藝”向著成為工匠的夢想穩步前行。
善用“望聞問切”
1994年,何鵬程在MK9卷接機組上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老師傅們的言傳身教,讓這個22歲的年輕人意識到,將揮灑在機臺上的汗水轉化為對設備的深入了解是一件頗有成就感的事。
此后的日子里,不管操作哪個機型,何鵬程總是通過“望聞問切”了解設備脾氣和秉性。
維修人員處理設備問題時,他總是站在一旁,觀察設備構造,了解設備運行原理;前輩傳授技藝時,他總是認真記錄理解,不放過任何知識點;他向維修人員借來設備圖紙資料,對照資料與設備“對話”,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時向身邊人請教……
“剛開始,我主動幫維修人員遞工具。當發現自己每一次都能遞對時,我很開心,自信心更足。”何鵬程笑言。
競賽,是對何鵬程日漸提升的職業技能水平的檢驗。在2000年青島卷煙廠舉辦的首屆技術比武中,他獲得了PROTOS系列卷接機組冠軍。此后,他又兩次參加全國煙草行業煙機設備維修職業技能競賽,并于2008年在PASSIM70機型競賽中拔得頭籌。
大賽鍛煉,讓何鵬程對自我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開始更加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在青島卷煙廠對技能人才日趨重視的氛圍中,何鵬程先后操作多個機型,并從操作工轉為維修工,漸漸成長為機械維修主管,一步一個腳印獲得了技師和高級技師資格,與設備的感情也日漸深厚。
“東瞧瞧、西看看,這問問、那問問,一尋思、一操作,問題就解決了。”卷包車間青年職工李龍仍然清晰地記得初見何鵬程排除故障時的一幕。
他對于何鵬程的“魔法”大為著迷,趕忙加微信,請教快速排除故障的秘方。何鵬程給出的答案,仍舊是“望聞問切”。
“就像這個杯子,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看到的內容不盡相同。設備故障亦然,不能一聽操作人員反映問題就動手,而應當留心觀察,識別異常聲音,再根據自身維修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問,最終找到合適的維修路徑。”何鵬程指了指面前的茶杯比喻道。
遇到問題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節奏觀察并思考,依托知識儲備給出解決方案,何鵬程用一次次的“藥到病除”,持續為車間生產保駕護航。
沒有“差不多”
在何鵬程的辦公桌上,記者發現了一疊被工工整整的正楷文字填滿的黨員學習筆記。自200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他堅持學習,持續提升黨性修養。
“做任何事情都要嚴謹認真,我的字典里沒有‘差不多’。”何鵬程坦言。
在卷包車間技能大師王彬看來,何鵬程是個喜歡和問題“鬧別扭”的人,容不得工作中的一點小瑕疵。
在卷包車間青年員工徐凱眼中,何鵬程注重精準和精確,“不說‘大概是’”“不做拿不準的事”。
何鵬程的徒弟朱巖則笑稱師傅有“強迫癥”,對工作精細到“每一個標點符號”。
……
提及何鵬程,人們總是喜歡用“嚴謹”來評價他。據何鵬程介紹,這除了受家風影響外,還受一次出國學習經歷的影響。
1998年,何鵬程得到機會前往英國參加莫林斯公司的技術培訓,結識了年逾70歲的技術工人麥克。跟班學習期間,麥克嚴謹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了他。
“麥克常說技術沒有‘maybe’,我們學習先進技術振興民族卷煙工業,同樣需要這樣的態度。”何鵬程邊回憶邊說,“回國后,我把跟班學習資料收集起來,放入了軟盤里。后來每每看到它,都會督促自己嚴謹一點,再嚴謹一點。”
后來,何鵬程又接觸到更多科學的質量管理理念,促使他不斷探索創新。
從產生靈感到形成課題,從深入攻關到成果發布,何鵬程依托QC小組,一次又一次尋覓著“讓設備越來越聽話”的問題解決方案。
近年來,他所在的團隊共獲得中國質量協會QC成果發布一等獎1項、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優秀六西格瑪項目2項、全國煙草行業優秀QC成果發布一等獎1項、山東中煙QC成果發布一等獎8項,申請專利9項,多項成果在行業內得到推廣應用。
育人有標尺
“師傅堅持‘一把尺’育人,對每一名學生都一視同仁,鼓勵我們在一次次突破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何鵬程的徒弟、第五屆山東中煙煙機設備修理職業技能競賽ZJ112機型第一名獲得者劉志崇這樣說道。
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為企業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是何鵬程近年來的工作重點之一。
為了讓年輕人更好“讀懂”設備,他喜歡在維修現場即興開講。
“何工每次排除故障后,都會拉著維修和操作人員一步步講解,不把問題講明白了,絕不‘放人’。”李龍笑著說。
在何鵬程看來,問題解決了不代表真正吃透技術了,年輕人能夠講明白問題、寫出解題思路、獨立解決問題,才算合格。他對青年員工說,這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需要不斷努力進取,“堅持再堅持,才能挖到‘鉆石’”。
他注重將傳統與現代授課方式融會貫通,將自己歸納整理的數十萬字的卷接機組技術資料和設備維修檔案進行匯總,為青年員工提供技術指南。為了達到更好的授課效果,他結合實際工作制作PPT課件。閑暇時,他還時常瀏覽相關App,學習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授課方法,實現授課趣味性和邏輯性的統一。
他一直在探索多種形式的傳道授業方式,嘗試運用短視頻與手繪設備圖相結合的方式,讓設備知識更加“生動可感”。
近年來,在他的帶領下,1名徒弟考取高級技師、1名徒弟考取維修技師、4名徒弟考取操作技師,5名徒弟走上維修崗位。他執教的選手有2人獲全國煙機設備技能競賽第二名、2人獲山東中煙煙機設備技能競賽第一名、4人獲“煙草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在培育好工廠“未來”的同時,何鵬程近年來也在助力行業人才培養工作——參與行業標準審定、教材編審、題庫編審、鑒定命題、競賽執裁等工作30余次,多次對參賽選手進行培訓;作為行業師資庫兼職培訓師,累計為3400人次授課1360課時;在行業內探索開展跨單位師帶徒活動,為兄弟單位優秀青年技能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29年,獲得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榮譽,何鵬程早已記不清楚,當被記者問及想對1994年剛工作時的自己說些什么時,他望向窗外,緩緩說出七個字:“一心一‘藝’去熱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