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啟動非法人實體化運行模式以來,中煙機械技術中心積極發揮在國產煙機科技創新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從“筑基、轉型、布局、找點、塑魂”入手,在“強基、拓圈、搭臺、提質、聚能”上發力,深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著力推動由引進技術消化向自主研發、由參照設計向正向設計、由產品研發向技術平臺研究、由單兵作戰向協同創新轉變,不斷夯實國產煙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基。
抓機制 強活力
技術中心建立以項目制為核心、以工作成果為導向的激勵機制,不斷探索科技創新機制建設,技術人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干事創業積極性明顯提升,特別是一批能夠獨立承擔項目的青年人才逐漸成長起來,在項目策劃、實施、管控方面有了長足進步。
他們編制發布科技項目管理、績效管理相關工作辦法,圍繞項目風險管理、成果績效激勵等指導項目負責人開展項目設計和管理,加強過程管控;細化完善專家聘任、編制評審、項目“揭榜掛帥”等相關制度,加強技術發展趨勢研判、課題技術把關,逐步構建專業對口、分工明確、科學公正的項目評審制度,鼓勵引導技術人員主動創新、大膽創新。
為做好技術管理支持,技術中心明確項目管理要求及相應工作流程,編制平臺科技項目使用手冊、科技項目申報指導書等,完善項目相關文件與表單模板,不斷提升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
抓規劃 謀發展
技術中心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發展的戰略支撐,積極配合集團公司,協同各控股企業梳理出技術薄弱環節問題清單,并形成“十四五”發展規劃、“十四五”發展行動計劃,針對打葉復烤制絲、卷接濾棒成型、包裝成型、電氣控制等領域制定31項行動方案。
秉承突出主業、職能清晰、機構精簡、便于協同的原則,技術中心完成內部機構調整,一線技術人員占比提升至87%;積極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及基礎性、共性、前瞻性技術研究,取得“卷接機組層疊式流化床送絲技術研究”“煙草機械電氣設計規程標準研究”“葉絲低溫干燥技術研究及原理機研制”等一系列成果,并在切刀耐磨材料、3D打印、電氣國產化等方面深入開展研究。
同時,技術中心加強與各控股企業的交流溝通以及項目協同,自2022年以來開展協同研發項目36項。近年來,技術中心主持或參與研發的項目獲中國煙草總公司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集團公司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7項、創新爭先獎1項。
抓生態 提能力
為提升科研能力,技術中心組建調研團隊開展走訪調研,拓展信息圈、交流圈、合作圈和應用圈。
技術中心與卷煙工業企業加強聯系,圍繞卷包設備使用情況、模塊化包裝技術、柔性卷接技術進行交流研討,掌握行業重點關注問題的變化趨勢,了解用戶需求痛點,明確下一步研究方向;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院校就新型膨脹煙絲工藝、復雜裝備體系建模與仿真等開展交流,為基礎性、前瞻性技術研究獲取理論和技術支撐。
技術中心定期編發科技信息月報,幫助研發人員及時了解國外技術進展;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舉辦“創新加油站”系列主題沙龍活動,促進各班組跨界融合;組織員工參加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覽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了解前沿科技發展趨勢。
他們積極承擔“智囊”職責,根據開展智能煙機研發與應用重大工程戰略部署,聯合浙江大學等共謀相關方案,有序推進方案落地;完成國產煙機工控安全現狀及應對措施報告,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以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推進項目管理和項目制運行。同時,以打造協同研發設計數字基礎平臺、推動建立集團公司數字化研發體系為目標,技術中心推進協同研發設計平臺升級,持續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此外,技術中心認真貫徹集團公司作風建設要求,高層管理者講全局、講合作、講放權、講擔當、講創新、講紀律,中層管理人員講真話、辦實事、敢擔當、有作為,基層員工求真務實、守正創新的精神風貌逐漸顯現;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專精細實、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正在形成,科研人員系統性思考、前瞻性研究意識明顯增強。
下一步,技術中心將不斷完善創新機制、激發創新動力,加大骨干人才、領軍型專家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對基礎共性、前瞻領域、關鍵核心等技術的鉆研攻關,逐步提升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國產煙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