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中煙南昌卷煙廠成型車間現場,一個龐大而密網交織的大鐵架映入眼簾。這是該車間的濾棒庫,這里可最多存放6000盤約兩千多萬支濾棒。
在電腦旁,操作工陳利按下工單執行鍵,144普通23.80規格的濾棒沿著軌道輸送到對應牌號的發射機上。4臺堆垛機、13臺輸送機、729個存儲貨位、幾千個物料的實時狀態和位置。一個人即可通過系統屏幕實時監控。
圖為操作工在通過調度系統監控濾棒庫設備實時運行情況
這是該廠通過裝備升級,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讓濾棒生產存儲告別了傳統的人工搬運作業,變得更加安全、更加綠色。
沒有傳統的人工搬運存儲固化,高高的貨架整齊排列,設備在系統控制下自動運行,現場整潔干凈,物料流轉安全化、自動化,濾棒生產、儲存、發射過程更加快捷穩定,減少了濾棒折損率。
“以往我們濾棒的存儲、輸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前生產安排、濾棒存儲、使用都要靠人工搬運,生產33盤普通規格濾棒平均要50分鐘。”該車間主任付小青說道。如今,一個中控室解決了所有的操作、監控、檢查。設備各環節、各部位的運行生產情況,設備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圖為成型車間升級后的濾棒庫智能作業現場
自從成型車間濾棒固化庫系統全面上線,數字化賦能生產制造,標志著綠色、智能制造工廠再升級。
整個濾棒庫的“智慧大腦”,集合生產調度系統、智慧管理系統、設備運行可視化界面,從工單新建到執行、濾棒出入庫、生產數據統計等,所有生產作業過程均可回溯、可追蹤。一盤盤濾棒經過讀寫設備,都紛紛有了自己的獨有的“身份證”,生產機臺、生產時間、生產牌號清晰可見。根據工藝要求,設備長時間維修或出現異常,要對該時段濾棒進行排查,濾棒庫上線之前,33盤/板為一個生產時間,復查難度大,時間長,效率低,現在有了“智慧大腦”可以精準定位入庫時間,只需系統一鍵操作,就可快速出庫檢查,工作效率有了明顯提升。這里還有數字化質量在線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控到產品質量指標。生產制造通過數字化軟件的計算和控制,細致到濾棒生產存儲的每一個動作,經過算法計算和管理優化,以減少多余的作業產生的能耗。
濾棒庫、在線檢測、MES系統等數字化系統都在為綠色生產與智能制造“雙輪驅動”提供動力。從絲束消耗掃碼到濾棒發射出庫的整個生產過程,都可以采取數字化跟蹤,了解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材料消耗情況,根據生產效率以及資源配置,從而降低能耗。
從人工作業到智能作業,南昌卷煙廠成型車間實現新質生產力的提升,實現“綠色智造”的成功蝶變。節省了作業時間成本和濾棒生產的能耗、材料成本,實現生產工藝、生產過程的清潔化、自動化、綠色化,用智能制造為企業低碳綠色發展注入動能,以綠色生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底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