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焦陽是昆明卷煙廠制絲車間修理工,他榮獲“2023年紅云紅河集團標兵”稱號。
他坦言,這個榮譽,來源于兩年前的一次震撼。
“2022年云南中煙組織的高級研修班培訓,當時兄弟廠的一位同齡人熟練演示切絲機零部件拆卸裝配,自己作為旁觀者,心里很是震撼——這位同齡人,人家已經是專家了,而我呢,和人相比,還是一個‘小白’,慚愧啊。”焦陽感慨道。
知“恥”而后勇。
“當年7月,昆明卷煙廠下發了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及工廠組織維修技能競賽的通知,我就毫不猶豫報名了。”
焦陽
焦陽稱自己是“小白”。而實際上,2015年,他入職昆煙后成為了一名切絲機操作工,積累了一定的操作維護經驗。2022年,他參加紅云紅河集團修理技師鑒定培訓工作過程中,自己曾參與部分理論的授課,有一定的理論知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制絲車間選拔參賽選手的過程中,焦陽被當作種子選手來培養。緊接著,就是緊張艱巨的備賽過程。
“在參加集團選拔賽過程中,心里特別緊張,操作時手都是抖的。”焦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后來,紅云紅河集團提供了封閉的學習環境,安排了2個理論教練和3個實操教練全程陪同指導,教練都是經驗豐富的考評員。焦陽每天都進行嚴格的培訓,圍繞許多題目從多方面進行強化訓練,不斷積累,后又進行了兩次競賽,進一步查缺補漏。“理論及實操水平不斷提升,我緊張的情況才大大減少。”
“到2023年8月參加云南中煙組織的競賽時,理論方面大家都差不多,無法拉開差距,但在實操方面,自己十分自信,沒有一點壓力。場地、設備就是自己每天訓練的地方,機器的‘脾氣’早已摸清,帶著輕松的心情,很專心的去做事,只用了39分鐘,我就超常完成了整個實操,而正常發揮,則要43-45分鐘。”
就是因為這幾分鐘的差距,焦陽走上冠軍的領獎臺。最終奪得云南省第二十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云南中煙第二十三屆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七屆煙機設備修理技能競賽第一名。
競賽奪冠,摘掉“小白”的帽子之后,焦陽回到崗位。對他最大的影響是,除注重維修案例的梳理之外,更加熱愛技術改造工作。
焦陽鼓勵修理組人員主動發現設備問題,在微信群里提出自己的維修改造方案,群里人一同討論,提出各自的思考,然后梳理大家的意見,形成系統方案。
“通過這樣的方法,2023年,我們維修組先后進行了烘絲機轉網托輪改造、電機支架改造等內容,平均下來,每月開展的小改小革項目達2-3項。”迄今,焦陽已經申報了14個實用新型專利,2個發明專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