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分鐘能做什么?
7月26日下午,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筆者目睹了一次與時間賽跑的設備維修。從發現設備故障到解決問題、恢復生產,通常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的事情,這次僅用了35分鐘。
快速解決問題的背后,是制絲車間嚴格的產前巡檢制度。
“任何故障的發生都有一個過程,這一過程是有具體特征表現的。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多聽多看,認真做好產前巡檢,遇到問題時才能迅速找準癥結。”這是制絲車間乙班跟班長徐鵬經常對班組同事說的話。正是因為養成了認真做好產前巡檢的良好習慣,葉絲柜操作工常延斌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聯系維修人員進行解決。
當天14時10分,常延斌在完成交接班后,開始按照慣例認真巡檢22個儲柜的葉絲柜,查看設備是否完好、狀態是否正常、隔離開關是否歸位、減速機是否漏油等。在經過加香葉絲喂料機時,他突然聽到提升帶處有異響。
第一次碰見此類情況的常延斌,急忙聯系混絲組班組長胡志立和維修人員。胡志立收到消息后,馬上將情況反饋給徐鵬。擔任過機械維修工的徐鵬接到反饋后,快速意識到可能是喂料機提升帶軸承出現了問題。
3分鐘后,徐鵬和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在對現場情況進行仔細探查后,他們確定是提升帶軸承出現了問題。徐鵬馬上聯系前后工序相關人員,對生產情況進行調度,維修人員則立刻開始搶修。
喂料機提升帶軸承所處位置較高,維修起來比較困難。只見維修班長田祥菏趴在步道上,將胳膊伸出去進行維修。由于軸承沒有受力點,維修工郭濤踮著腳尖,雙手高高將其托舉起來。維修工曹志則跑上跑下,為同事遞工具、測設備,忙得滿頭大汗。
14時45分,原本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的任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僅用35分鐘就完成了。
此時,幾位維修人員額頭上滿是汗珠,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手上、胳膊上全是一道道黑色的油污,但大家對此毫不在意,臉上滿是問題解決后的欣慰笑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