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維修三班維修工修理氣動角座閥閥芯(劉琦攝)
梗線位移技術改造、細支煙產線改造、降低設備停機率……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卷煙廠,制絲車間機械維修三班成立僅一年,便先后完成了多項重要維修任務,有力保障了生產的順暢高效運行。班組成員也個個練就了一身本領:技術主管劉玉民被評為“齊魯首席技師”,班長聶鵬獲評“省輕紡行業金牌職工”,不少青年員工成為“技術大拿”……
成績的背后,是維修三班堅守生產一線、精心呵護設備的盡職盡責,是班組成員關鍵時刻沖鋒在前的擔當奉獻,是以老帶新、攻堅克難的匠心傳承。
盡職盡責,當好設備守護者
自去年成立以來,維修三班始終踐行“人人都是設備的主人”的班組理念,盡職盡責當好責任區域設備的守護者。
班長聶鵬發現,除塵機故障會導致卷包車間設備停機,而除塵機有數十臺,且位置與卷包機臺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卷包機臺停機時,維修人員只能憑經驗去尋找需要維修的那臺除塵機,費時費力,維修新手更難應對。為提高維保效率,聶鵬帶領班組成員實地確認除塵機與卷包機臺的對應關系,繪制位置圖,幫助維修人員快速準確找到故障機臺對應的除塵機。
為有效掌握設備狀態,聶鵬牽頭沿細支煙產線逐崗逐機排查設備巡檢關鍵點,班組成員群策群力編制細支煙產線巡檢表,確保每次巡檢完整規范,及時發現問題,排除故障隱患,保障設備時刻處于安全有效的運行狀態。
“設備日常運行中,難免有需要‘縫縫補補’的地方。作為維修人員,我們要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精心呵護設備,確保設備健康運行。”聶鵬這樣說。
沖鋒在前,關鍵時刻顯擔當
“聶班,除塵設備故障,機臺快要供不上煙絲了!”“好,這就過來!”
8月3日凌晨,16號卷包除塵機傳動組突發故障。接到跟班維修人員的電話,聶鵬立即聯系了陳家遠等3名維修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到了車間,他們分頭行動,拆卸檢查、查找備件、領取電機對中設備。確定故障原因和維修措施后,拆裝葉輪、更換傳動組、電機對中,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設備搶修,機臺很快恢復了供絲。搶修結束后,他們又對其他3臺同類型設備傳動組進行了檢查,排除了設備停機隱患。
類似的搶修經歷,對于維修三班來說是“常規操作”。正是由于他們行動迅速、技術過硬,生產才得以順暢高效運行。
“細支煙切絲這邊出口振槽起不來。”“好,馬上到!”一個電話,三班的維修工立即帶上維修包到達現場。經過檢查,他們確定設備故障是出口振槽啟動時電機過載導致的,可尋找過載原因讓他們犯了難。排除了電機故障、配件缺損等因素,經驗豐富的切絲機“維修大拿”也犯了愁。眼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們趕緊請來了技術主管劉玉民。
對設備了如指掌的劉玉民經過一番查檢,發現相鄰的兩個振臂傾斜角度有些不一致。維修人員嘗試更換了振臂膠圈,設備果然成功啟動。當生產線啟動聲響起,維修人員汗津津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
匠心傳藝,師徒攜手共成長
“李老師,這次儲供絲檢修您帶幾個小伙子去吧!”
孫連江就是“小伙子”中的一員。作為初入維修班的新人,跟著精通儲供絲和除塵設備維修的李明干活,成為他維修生涯的進階一課。
看著李明游刃有余地更換振槽偏心組件,孫連江也上手嘗試。他發現,李明兩錘子能搞定的事,自己拿著工具忙活半天都做不好。
“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孫連江感嘆道,“動作的力度、角度,維修到什么程度,這都是學問啊!”上手嘗試過之后,孫連江一下子發現了自己的短板,開始更有針對性地跟著老師學習。
系統學理論,實踐出真知。這是維修三班一直堅持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技術主管,劉玉民在為新員工系統講解設備原理等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樂于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實踐中遇到的難題。為盡快提升新進維修人員的實操能力,班組在日常巡檢維修工作安排中,專門采取“老帶新”“師帶徒”的方式,為新進人員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師傅傾囊相授,徒弟樂于鉆研,維修三班的新生力量迅速成長起來。去年,孫連江奪得了第48屆ICQCC國際QC小組發表賽的金牌,張德迪在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山東能源杯”第三屆山東省職工培訓(職業培訓師)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三等獎。
實干、擔當、傳藝……年輕的維修三班活力滿滿,班組成員在各自的領域深耕不輟。未來,他們將繼續以“設備主人”的責任感,精心守護設備運行,為高效生產保駕護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