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有志,現在滾筒電機檢修起來輕松多了吧!”近日,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卷包車間電氣技術員袁建華在巡視設備時自信地問正在進行柔性裝封箱機系統滾筒電機檢修的電氣維修工劉有志,劉有志笑著豎起大拇指。別看劉有志現在臉上寫滿春風得意,之前的他每次聽到要進行滾筒電機預防性檢修時可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一直以來,在常德卷煙廠柔性裝封箱機系統的各個部位上,分布著大量的滾筒電機,每個滾筒電機通過皮帶拖動4-5個從動輥輪,目前車間共有850組滾筒電機,3000多個從動輥輪,由于滾筒電機不間斷運行,設備帶載運行時的潛在問題難以發現,單個滾筒電機故障或從動輥輪故障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因此需要定期對滾筒電機進行預防性檢修。
圖為運行中的常德卷煙廠柔性裝封箱機系統
96.6小時,這是之前卷包車間維修人員完成一次柔性裝封箱機系統520組滾筒電機全部預防性檢修平均所需要的時間。就算是3個維修人員24小時不間斷進行檢修,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很多故障問題還需要停機人工檢修,耗費大量時間,不利于連續性生產的運行。而且隨著對產能和質量的不斷追求,啟動的滾筒電機組數越多,所耗費的時間只會更多。
當維修人員將這一情況匯報給湖南中煙首席專家、常德卷煙廠電氣技術員袁建華后,如何縮短滾筒電機檢修時間就成了他的牽掛。看著檢修時維修人員忙碌的身影,身為車間電氣技術帶頭人的他想:不能再這樣被動下去了。
“各位輔聯設備電氣修理工和技術員,請于10分鐘后到會議室開會。”一刻也不敢耽擱,袁建華召集車間技術大拿們圍繞怎樣啃下這塊“硬骨頭”進行研討,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電氣修理工和技術員們達成了多維度攻關共識:通過開發管理系統采集實時電流數據,經過智能算法與不同工況下的標準電流進行對比,用以驗證設備的狀態和性能,確認設備是否滿足生產條件。
圖為全國勞模袁建華正在與項目組成員頭腦風暴
說干就干!然而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作為生產型車間,并沒有專職的數據分析和系統開發人員,但是這并沒有難倒團隊成員們,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課題團隊創新性的根據“專業對口”“學用結合”的原則,將課題任務化整為零,面向車間全體員工發布課題子任務,各軟件開發、數據分析等專業背景員工紛紛“揭榜掛帥”。
短短6個月,柔性裝封箱機滾筒電機智能監測系統就被開發了出來,該系統通過WinCC腳本將龐大的PLC采集數據高速存儲到數據庫,實現了對滾筒電機及從動輥、傳動件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同時采用動態時間規整算法(DTW)精準分析電流數據,從而及時識別出運行中的異常狀態,而維修人員則可以通過快速便捷的B/S管理軟件及時查看滾筒電機運行狀態。
“現在只需要動動鼠標,定期查看一下分析報告,就可以直接定位到需要維修更換的電機,再也不用一個個電機去檢查了,實在是一個可靠的好幫手,實在是巴適得很!”,剛剛檢修完的維修人員笑道。
目前,柔性裝封箱機滾筒電機平均每次預防性檢修用時從96.6小時驟降至了6.5個小時,效率提高了整整1386%,經測算每年可創造經濟收益約為110.9萬元。常德卷煙廠技術人員用實際行動致力于數智賦能新質生產力,聚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