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設備故障排除完畢,現申請啟動設備。”獲得批準后,熊巍沉著冷靜地按下啟動鍵,設備頓時轟鳴作響,宛如奏響一曲激昂的交響樂,帶領著一根根潔白的濾棒涌到傳送帶。
這是去年7月舉辦的首屆“鄂川蘇湘”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濾棒成型設備修理職業技能競賽中的一幕。此次競賽中,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卷煙材料廠選派一支平均年齡29歲的技能隊伍參賽,一舉斬獲一、二、三等獎共7項,實現“煙草行業技術能手”零的突破。
榮譽的背后,是卷煙材料廠完善青年人才自主培養機制,著力造就高技能人才隊伍的生動實踐。
多維平臺厚植成長沃土
“我們在設備生產企業實操學習了一個多月,直觀透徹地了解KDF4成型設備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對正確辨識、排除設備故障有了更深的認識。”卷煙材料廠青年員工馮堅在“走出去”學習活動中收獲滿滿。
5年前,卷煙材料廠濾棒成型設備維修工中青年員工僅占10%。面對人才結構困境,卷煙材料廠黨委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發揮教育培訓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搭建起“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立體化學習平臺。
他們將設備停產檢修、新設備安裝調試、易地技改搬遷等“窗口期”轉化為“技能增值期”,創新推出“點單式教學”“小班制課堂”,針對新進員工、技術骨干等群體,定向開展設備安全、工藝標準、操作規程、維修實操培訓。
“在家也能學習設備操作規程,真是太方便了!”青年員工陳從鑫登錄中國煙草網絡學院,看完工廠二級技師講授的設備操作全過程規范后感慨道。
借助中國煙草網絡學院,卷煙材料廠利用設備原理三維動畫、故障案例庫等資源,自主開發設計濾棒教學視頻課件,邀請名師授課,重點講解設備操作、維修難點問題,實現“隨時學、精準練”,為技能人才成長厚植沃土。
實戰攻堅鍛造硬核本領
在去年8月舉辦的首屆全國“紅旗杯”班組長大賽上,卷煙材料廠青年員工李贊從3萬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輕工賽道決賽,成為湖北省進入決賽的4名選手之一。“大賽的考點非常多,我會把在比賽中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帶回崗位,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助力班組管理提質升級。”李贊說。
李贊的成長,是卷煙材料廠長期堅持“千錘百煉式”人才培養體系的生動縮影。
卷煙材料廠黨委建立“三帶三促”的“師帶徒”培養機制,即帶思想促作風傳承、帶技術促能力躍升、帶課題促創新突破,以實戰攻堅為核心,推行崗位練兵、技能比武、課題攻關“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讓青年員工在實戰中錘煉本領、提升技能。
在比拼中淬煉,在實戰中成長。作為技能比武的“新兵”,付婉首次站上工廠技能比武“舞臺”,便與經驗豐富的師傅們同臺競技,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和穩定的發揮,奪得KDF4機型二等獎。“通過技能比武,我看到了自己與師傅們的差距。我會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技能水平,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付婉說。
卷煙材料廠將崗位練兵、技能比武作為高技能人才隊伍“選苗育才”的常態化機制,連續5年開展“同心圓杯”濾棒成型設備操作技能比武,同時成立“同心匠才技能工作室”,搭建員工技術技能交流平臺,推動互學互鑒,強化設備操作與維修實戰能力,鍛造出一批本領過硬的技能人才。
創新發展激活一池春水
在科技創新的發展浪潮中,卷煙材料廠鼓勵青年員工積極探索、大膽創新。
“我們可以將視覺識別和卷積神經網絡深度學習融合,自動檢測并剔除有外觀缺陷的爆珠。”會議室里,團隊成員正圍繞爆珠濾棒全流程質量管控的重難點問題開展頭腦風暴,王蕊晨的發言為質量管控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這一次的精準加香優化方案,最大限度還原了特定風味,我們可以在下一輪試驗中進一步驗證。”生產現場,趙小康操作著濾棒檢測臺,興奮地向大家展示檢測結果。
在攻克濾棒緩釋留香這一難題時,創新團隊借助先進的精準加香優化系統,對香料添加流程展開精細調控。試驗期間,團隊成員憑借豐富的經驗與十足的耐心,在不同階段精準把控香料的添加量與添加時機。他們多次嘗試不同的加香組合,反復對比,確保試驗效果達到最優。
從會議室中的思維碰撞到研發車間里的實操攻堅,卷煙材料廠闊步在創新發展的康莊大道上,為產品品質提升與新品開發注入新活力,以科技領航激發企業發展的無限可能。
在大賽大考中磨礪青春意志,在奮斗奮發中錘煉技能本領,卷煙材料廠逐漸蹚出一條青年技能人才自主培養新路子,濾棒成型設備青年維修工占比提升至75%。“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是高水平制造能力的重要支撐,我們會持續拓寬技能人才發展晉升路徑,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卷煙材料廠人力資源科負責人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