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浙江紹興市香料煙已進入采摘和晾曬的繁忙季。位于紹興市嵊州市黃澤鎮明山村的煙葉打包房里,幾臺穿煙機飛速運轉,煙農們正緊張有序地工作著,一派繁忙景象。
“以前穿一畝地的煙葉,我一個人要忙半個月,根本來不及,現在用自動穿煙機后,兩三天就能穿好,還不耽誤我干別的農活!”煙農徐菊萍拿著剛穿好的煙串,激動地說道。
去年6月,嵊州市煙草專賣局“金葉飄香專項小組”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研制了香料煙穿煙機,這一突破性進展徹底改變了本地延續70余年的傳統穿煙模式。
圖為煙農徐菊萍展示由香料煙穿煙機穿好的煙串
傳統手工穿煙葉耗時費力
紹興嵊州作為中國香料煙產區之一,其種植的沙姆遜香料煙因香型獨特,在中式混合型卷煙配方中不可或缺。隨著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紹興香料煙計劃產量逐年上升。
然而,傳統手工穿煙需經過穿針引線、瞄準煙柄、穿透煙柄、捋至棉線等繁瑣步驟,每串煙葉(約100片)人工穿串要耗費十多分鐘,效率極低。更令人困擾的是,香料煙葉片小、葉柄細,無法直接引用烤煙的梳式煙夾技術。
圖為志愿者幫助煙農手工穿煙
從連串的小彩旗到連串的煙葉
為提高煙農的勞動生產效率,2023年3月,嵊州煙草成立了“金葉飄香專項小組”,全力推進項目攻堅。
2023年5月的一天下午,組員鄭貞珍帶著女兒去裁縫店改袖口時,在等待中,她看到裁縫店老板娘正在用電動縫紉機縫合小彩旗,針頭起落間,零散的小彩旗便連成整齊的一串。從連串的小彩旗到連串的煙葉,靈感一閃而過,鄭貞珍想:如果把一片片的煙葉當成一枚枚小彩旗,用電動縫紉機縫合代替手工穿串,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了呢?但是香料煙葉片薄,不容易固定,針落在葉柄的哪個位置會更合適?
圖為穿煙機結構示意圖
接著,小組成員通過改裝舊縫紉機,給煙葉量身打造一臺專屬的“穿煙縫紉機”。他們利用YoloV5神經網絡技術對排列好的葉柄進行拍照識別,經反復試驗后確定上部、中部、下部煙葉的最佳落針間距分別為 1.4cm、1.6cm、1.8cm,這樣既能保證穿煙數量,又避免葉片粘連重疊,確保晾曬充分。
縫紉機的送布牙緩緩推送布料,既不會打滑又不損傷材質,小組又由此設計出了防滑的橡膠傳送帶,像輸送彩旗般平穩傳送煙葉,解決了手工操作中 “拿一片穿一片”的低效難題。
在此基礎上,為確保曬干后的煙葉能一扯即散,實現無破損,他們又將縫紉機的單線縫合升級為“活結穿制”,借鑒鏈式線跡原理,讓線繩在葉柄處形成可拆解結點。
從使用效果、操作便捷性等角度出發,小組經過不斷試驗,反復調整和優化裝置配置,例如,設計活動壓板固定葉片,安裝雙驅動電機驅動傳送裝置和縫合裝置等,歷經一年多的時間,自動香料煙穿煙機終于研發成功了!
圖為志愿者通過自動香料煙穿煙機進行穿煙葉
煙農們都說好
經過嚴格測試,機器穿制的煙串在曬干后,脫葉率僅僅只有5%,而且在拆卸時,只要輕輕一扯,煙串就立馬散開,同時還減少了2%的碎葉損耗。此外,煙農們只需要經過短期培訓,就能熟練操作機器。同時,后續的設備維護成本也很低,這都為煙農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明山村書記胡建云對穿煙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他拍著機器,說道:“一臺機器頂得上好幾個勞動力,三臺機器連軸轉,電費才幾十塊。以前農忙時幫工不好找,遇上雨天耽誤工期,煙葉堆在屋里容易發霉,損失可不是一點半點。現在機器不停轉,啥時候想加工就加工,煙農們心里踏實多了。”
在嵊州市明山村的推廣現場,這款“平民穿煙設備”的“成績單”令人振奮,伴隨著煙葉含青率的下降和上等煙比例的提高,煙農使用穿煙機畝均節約工時約98小時,畝均增加收益1470元,150畝示范田預計年增加收益將近24萬元。
圖為嵊州明山村舉行的“穿煙機推廣會”
嵊州市煙草專賣局煙葉科科長張國權表示,穿煙機的研發不僅實現了“人工向機械”的跨越,更探索出一條特色產業助農增收的新路徑。下一步,專項小組將聚焦育苗環節,研發香料煙托盤育苗技術,進一步滿足煙農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需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讓改革創新、科技賦能的紅利惠及更多煙農!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