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人、財、物大量流動,虛假貸款類詐騙高發。
近日,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零售戶高天明(化名)頻繁收到微信好友申請通知信息,一位昵稱是“中煙經理”的人聲稱可以幫忙辦理煙商貸款,額度高、利率低,手續簡單,放款快速。
通過好友申請后,高天明看到對方的微信頭像是“中國煙草”標識,微信背景圖片是“煙商貸全國指定簽約中心”,便放松了警惕,跟對方聊了起來,咨詢了很多貸款信息。因過節備貨急需資金,高天明便跟妻子商量通過“中煙經理”幫忙辦理貸款。
“哪個中煙經理?是負責服務我們這個片區的霍經理嗎?”妻子疑惑地問道。
“他只說自己是中煙經理,專門負責辦理針對煙草商戶的貸款工作,為零售戶解決年末備貨資金困難,提供生意備用金的。”高天明答道。
“從未聽說過煙草公司的經理還負責幫忙辦理貸款,要不直接打電話問問霍經理吧!”妻子提議道。說完,高天明的妻子撥通了片區客戶經理的電話,問道:“霍經理,請問你是不是可以幫忙辦理優惠的‘煙商貸’,為我們解決資金困難?”
“老板娘,您好!近期我們收到了很多類似的電話咨詢,這是年終頻發的貸款類詐騙,千萬別上當受騙,有需要的話直接去銀行服務廳進行現場咨詢。”對方鄭重地說道。
聽完,高天明恍然大悟,慶幸自己未掉入陷阱,隨后立馬刪除了“中煙經理”的微信。
根據近期發生的典型虛假貸款類詐騙案件,筆者總結出了一些防范竅門,供廣大零售戶朋友參考。
擦亮慧眼識詐。為博取信任,詐騙團伙一般會對自己的身份進行包裝,比如“某某煙草”“某某集團”等,或者通過私人手機號碼、QQ或微信等社交軟件主動上門搭訕。事實上,凡是正規的公司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不會允許私人擅自打著公司的旗號違規操作。
適時“多嘴”防詐。警惕過于熱情的陌生人,不要隨便通過好友申請和透露個人信息,轉賬之前更要留個心眼,向周邊親友、正規業務人員等進行多方咨詢,從不同途徑辨別信息真偽。
勤快“跑腿”反詐。年末急需用錢的零售戶,最好直接去銀行辦事大廳,現場咨詢工作人員如何辦理特色化金融服務,這樣既能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也能保證資金安全和利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