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如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購物的重要渠道。打開手機,隨便刷幾下,各種主播正在賣衣服、化妝品、食品、家電,甚至是房子和汽車。從早到晚,從便宜到貴,幾乎看不到有什么東西是不能在直播間里賣的。但細心的你可能已經發現,在這個"萬物皆可播"的時代,有一樣東西始終沒有出現在直播帶貨清單中——那就是香煙。?
為什么我國的直播平臺上賣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賣煙呢?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看似簡單卻頗有深意的問題。
一、明面上的原因
1.法律不允許?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法律法規明確禁止。《廣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直播平臺作為大眾傳播媒介,自然被包括在內。
《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也明確將煙草列為禁售品類。平臺和主播如果違反規定,輕則被罰款、關閉賬號,重則可能面臨更嚴重的法律后果。這些法律紅線擺在那里,誰敢闖,誰就要承擔后果。
2.保護公眾健康
"吸煙有害健康"——這句話印在每一盒香煙上。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成員國,我國有責任采取措施減少煙草消費。直播帶貨因其強互動性和即時性,往往能激發觀眾的沖動消費。如果允許在直播中銷售香煙,很可能會導致更多人嘗試或增加吸煙,這就違反了國家的控煙政策。
3.未成年人不好篩選
直播平臺的一大特點是受眾廣泛,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是觀眾。這就帶來了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確保未成年人不會購買香煙?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止向未滿18歲的人出售煙草制品。在實體店購買香煙時,售貨員通常會查看顧客的身份證。但在網絡環境中,年齡驗證機制往往可以被輕易繞過。未成年人可以使用父母的賬號、填寫虛假出生日期,甚至直接借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進行購買。
4.煙草銷售有特殊規定
在我國,煙草銷售不同于一般商品,實行特殊管理。開設煙草零售點需要申請《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這個證不是隨便就能拿到的。申請人需要提供營業執照、場所證明等多種材料,經過嚴格審核才能獲得。
線下實體店都需要這樣嚴格的審批程序,那么網絡銷售的門檻只會更高。而直播帶貨模式下,主播可能今天賣衣服,明天賣化妝品,后天又賣食品,這種靈活多變的特性與煙草銷售的嚴格管控是相互矛盾的。
另外,網絡購物也容易出現假煙、走私煙問題,給市場監管帶來巨大挑戰。
5.平臺自我保護
抖音、快手、淘寶等主流直播平臺也都在各自的規則中明確禁止銷售煙草產品。這既是為了遵守法律規定,也是平臺自我保護的措施。
平臺運營者深知,一旦出現違規銷售煙草的情況,輕則被責令整改、罰款,重則可能面臨關停直播功能甚至更嚴重的處罰。相比于煙草銷售可能帶來的收益,這種風險顯然不值得冒。
二、更深層次的原因
1.煙草經濟的特殊地位
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體制,由國家煙草專賣局統一管理。煙草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但同時,國家又有控制吸煙人數、減少煙草危害的責任。這兩者之間需要保持微妙的平衡。
如果開放直播賣煙,可能會導致煙草消費增加,打破這種平衡。而且,全國有數百萬家煙草零售店,這些小店主的生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煙草銷售。如果直播平臺可以賣煙,這些線下零售商的生意可能會受到沖擊,造成就業問題。
2.健康中國戰略與價值引導
"健康中國"是國家提出的重要戰略,控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有大量煙民,減少吸煙人口,是改善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
直播平臺因其巨大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在價值觀引導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允許直播賣煙,不僅會增加煙草的曝光率,還可能在無形中向公眾,特別是年輕人傳遞一種"吸煙是正常、甚至時尚的行為"的錯誤信號,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方向背道而馳。
3.技術監管的困難
直播具有實時性、互動性強的特點,這給監管帶來了巨大挑戰。即使有明文規定禁止銷售煙草,主播仍可能通過各種方式規避監管:
- 使用暗語或代碼詞指代特定品牌香煙
- 通過私信與觀眾交流具體交易細節
- 將支付和物流環節分開操作,增加追蹤難度
直播內容海量且實時變化,僅靠人工幾乎不可能全面監管。即使有AI技術輔助,但如果主播蓄意規避,還是有漏網之魚。面對這樣的困境,全面禁止在直播中銷售煙草,是一種更為穩妥和高效的管理策略。
4.國際形象考量
在全球控煙的大背景下,我國作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國,需要展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同時,我國也需應對西方國家通過控煙議題塑造的"道德優越感",避免被指責"輸出健康風險"。如果放開直播賣煙,可能會被國際社會指責不重視公共健康,影響國家形象。
5.防范長期社會風險
我國有大量煙民,若直播刺激煙草消費,從長遠來看,吸煙人口增加會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容忽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更多年輕人開始吸煙,不僅會影響他們個人的健康和未來,也會影響到國家的人力資源質量。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今天,保持年輕一代的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小結
禁止直播賣煙看似是個小規定,實際上反映了政府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的治理思路——寧可嚴一點,也不要冒風險。這種"風險厭惡型"的管理策略,雖然可能限制了某些商業可能性,但從長遠和整體利益來看,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隨著技術進步,如果未來出現了更精確的年齡識別技術,或者更有效的監管手段,比如區塊鏈溯源、AI實時審核等,這一政策或許會有調整。但在目前條件下,直播禁售香煙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無論是從法律角度、健康角度,還是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直播平臺禁售香煙都是當前階段一個合理且必要的規定。它既體現了對公眾健康的重視,也反映了在數字時代如何平衡商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的治理智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