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家住余杭瓶窯的龔師傅覺得侄子最近很不對勁,褲兜里總是鼓鼓的,并且在家時總是喜歡一個人躲著。龔師傅好奇,就把侄子褲兜里的東西摸出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包抽了一半的利群煙,拿出一支來看,這包香煙果然不同尋常。
龔師傅的侄子小勇今年15歲,父母都在杭州打工,他只能和爺爺奶奶留在老家生活。前段時間剛好放假,小勇就來到杭州看父母,順便住在龔師傅家里。由于父母都比較忙,平時都是龔師傅照看小勇的生活。
對于小勇抽煙的事情,龔師傅顯然是不知道的,一再追問下,小勇說出了實情。
原來,小勇去年在一個朋友的慫恿下開始抽煙,一開始只是學著抽,后來幾乎兩三天就要抽一包。煙癮越來越大,所需要的錢也越來越多,買煙的錢要么和爺爺奶奶拿,要么就是和同學朋友借。畢竟父母不在身邊,即使爺爺奶奶想管也難以管教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
雖然當著龔師傅的面,小勇答應再也不抽了,但是龔師傅總覺得這件事不可思議:一是小勇還是未成年人,怎么能夠堂而皇之的買到煙呢?二是經龔師傅仔細查看后,發現這包煙的煙絲與同款煙相比顏色發黑,并且難以燒著,抽起來也很嗆口,因此龔師傅懷疑是假煙。
龔師傅把侄子的情況向當地媒體進行了反映,隨后,媒體記者和龔師傅一起來到了賣給小勇煙的煙酒專賣店。煙酒店宋店長在得知了記者的來意后對著鏡頭大吐苦水。
首先,宋店長說他并不知道小勇是未成年人,因為小勇來買煙時身穿工作服,宋店長覺得只有成年人才能應聘工作,因此他下意識地認為小勇已經成年。
其次,雖然店里絕大部分的煙都是正規渠道進貨,宋店長也坦言其余也有一些煙是朋友拿來寄賣的。對于這部分煙會不會是假煙,宋店長表示自己也有失手的時候。
對于宋店長的說法,龔師傅持懷疑態度。首先,小勇是7月28日去朋友的超市幫忙時才領到的工作服,而小勇告訴龔師傅,他在28號前就在店里買過煙。其次,小勇買到的這包利群煙店里(老版)的價格標著是18塊,小勇是以15塊的價格買到的煙,如果不是因為是假煙,店家會便宜賣出嗎?
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已經是違法行為,如果賣的還是假煙簡直罪加一等。為此,記者向余杭煙草專賣局反映小勇的情況后,工作人員也第一時間來到了這家煙酒店里對小勇購買的煙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和龔師傅料想中的一樣,確認為假煙。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對于知不知道小勇未成年,售賣的到底是不是假煙,筆者認為,宋店長應該是知道的。
其一:不確定小勇是否是成年人,可以讓他出示身份證來證明。小勇每次去買煙都很順利,到底是宋店長不知情,還是想蒙混過關促成交易。其二:宋店長也承認自己拿煙有失手的時候,既然失過手為什么還要承擔賣假煙的風險呢?要么就是賣假煙利潤高,要么就是報以僥幸心理認為不可能每次都拿到假貨。
最后,監管部門對宋店長售賣假煙的行為進行了警告,并且宋店長補償了龔師傅150元,當然,宋店長的這家店,也被監管部門重點盯上了。
向未成年人銷售假煙除了店家昧著良心賺錢,作為未成年人的家長也有監督不力的責任。小勇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可能一年也見不了父母幾次面,雖然有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生活,但是青春期孩子所遇到的煩惱與困惑除了和同齡人訴說,也難以找到其他宣泄的出口。
未成年人由于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三觀”,很容易受周圍不良信息的影響,行差踏錯也是難免的,因此,作為孩子監護人的父母更應該擔起監管責任,不管再忙,也要多把心放在孩子身上。畢竟有些事及時發現后還能補救,而有些事錯過了可能就會造成終身的遺憾。
如果不幸買到假煙,大家除了保留好購物小票,在煙上做好標記外,還要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避免其他人再遇到同類情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