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真煙異常流動出現急速增長態勢,遏制真品卷煙非法流通是當前專賣部門的工作重點,也是工作難點。對于真品卷煙非法流動,筆者結合所在市煙草局的具體實際,分析真煙異常流動產生的原因、現實的危害、呈現的特點以及治理措施,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和措施。
一、真品卷煙流動趨勢
以云南省玉溪市煙草專賣局每月工作通報為例,2021年11至2022年10月查獲異常流動真品卷煙282.55萬支,比上年同期查獲的 245.89 萬支增加36.66萬支,增幅14.9%;根據省局專賣管理信息系統與國家局內管系統數據2022年1-12月玉溪查獲異常流動真品卷煙241.28萬支,卷煙外流286萬支,全市流查比為118.5%(流查比即卷煙外流數量與卷煙查獲數量之比,流查比越高意味著當地卷煙異常流動治理形勢越嚴峻)。
可見,真煙異常流動的問題在縱深擴大,這已經不是某一區域、某一時段的問題,物流貨運和高效交通網助推了真品卷煙的非法流動。從省局內管處下發的通報可以看出,部分高端卷煙在農村滯銷較為嚴重,大部分高端卷煙從農村流向二、三線城市,一、二、三線城市出現三、四類卷煙滯銷反流致邊遠農村現象,證明了消費能力和投放不科學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區域內品牌公信力和影響力也是消費者喜好一個風向標,也是真品卷煙流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真煙異常流動呈現的特點
通過數據分析,真煙異常流動呈現以下六個特點:
1、涉案區域廣泛。被查獲真煙異常流動案件的涉案零售戶分布由以往相對集中的物流便捷區域,向交通便利的周邊市(縣)逐步擴散,有跨省蔓延趨勢。
2、案發時間趨于均衡。真煙異常流動案件由原來的春節、中秋、國慶銷售旺季為易發、高發期,逐漸向全年各時間段均衡發展,易發生時間段的明顯規律在逐漸趨于均衡。
3、涉案品牌多為當地滯銷品牌。雖覆蓋高中低各價位段,但異常流動數量較多的品牌相對集中在中華系列、紅塔山系列、紅河(硬88、99)、嬌子系列、大重九系列、和天下系列等,可見紅塔集團和紅云紅河集團的品牌在相當一部分區域范圍內受眾較廣、需求較大。
4、交易方式更隱蔽。煙販與涉案零售戶之間多采用微信、電話等方式聯系溝通,使用支付寶、電子轉賬、微信結算,減少了面對面交易環節,違法信息難于捕捉,難以追根溯源、打網破鏈。
5、市場監管難度加大。煙販充分利用現代物流低成本、快捷的優勢,將卷煙少批量、多頻次地快速運輸倒賣,降低儲存、運輸風險。
6、燙碼毀型增多,查源頭困難。從被查獲的異常流動案件中,不法分子故意損毀 32 位條激光碼的涉案卷煙數量較多,可追溯的零售戶越來越少。雖有部分卷煙未損毀條碼,但因數量偏少,無法將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名錄,違法違規經營成本幾乎為零,溯源頭較難。
三、真品卷煙流動的原因
近幾年來真煙異常流動問題日益凸顯,在全省煙草專賣處的領導下打假打私工作取得了豐厚成績,但治理真品卷煙非法流動工作任重道遠。從2023年上半年查獲案件中分析發現,部分違法分子將獲利目標轉向了農村市場暢銷的三、四類真品卷煙非法販賣流通。由于全省投放檔位問題,農村市場消費不均和喜好不同,農村市場的三、四類卷煙出現緊缺,另一方面高檔卷煙在集鎮(農村)市場出現滯銷,違法分子利用縣與市之間、省與省之間的差價謀取利潤。
真煙異常流動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1、煙草營銷部門未真正做到精準投放。投放存在不合理性,沒有做實調研細分市場和結合銷售淡旺季、零售戶經營能力差異、區域吸食習慣、農村市場需求情況等進行調整。營銷部門信息采集不全面,片面聽取當地煙草分公司區域市場部和部分零售戶意見,導致信息采集和控局市場不到位。三、四類卷煙在農村市場零售戶單品斷貨期較長,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給違法分子倒賣卷煙違法者找到商機;
2、物流配送不規范,定點取貨制度不完善,大戶控制山區農村邊遠客戶,仍有零售戶私自調劑現象,且監管難以覆蓋;
3、對真品卷煙危害認識不到位,危機防線不清醒。行業內人員對真煙異常流動危害性認識不足,營銷部門重在業績考核,有的客戶經理存在依靠大戶提高銷量的思想,對“煙販子”的倒賣行為不重視,市場稽查員對許可證后續監管不到位,默認了非法流通,甚至有的縣(區)還出現了“優秀卷煙幫運工”情況。
4、內部監督管理不到位。對營銷部門報送的投放方案缺乏有效判斷,對營銷貨源投放不科學未提出好的建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真煙異常流動情況的發生概率。
四、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監督管理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對營銷部門報送的投放方案缺乏有效指導能力,州市公司對營銷部門真品卷煙外流對投發部門缺乏詳細考核制度。投放部門對市場情況了解不徹底,對卷煙需求預測 “不準確”,未發揮好投放抑制真品卷煙流動的杠桿功能。
2、行業內追責力度不夠,風險防控不到位。制度建設上與同級部門營銷、物流等部門真品卷煙流動未簽訂詳細責任狀,治理真煙異常流動的系統協調性不足,責任落實不力。
3、打擊真品卷煙非法流動的專賣稽查工作重點未突破。專賣稽查部門擁有強有力的執法力量,但對真煙異常流動違法行為查處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省局下發的《卷煙營銷內部監管通報》、專銷聯動單等通報協同機制沒有有效發揮積極作用,導致對預警戶、通報戶的核查不嚴。專賣監督管理部門市場監管工作缺乏及時有效的排查調查機制,停留在“等任務——做任務——交任務”的循環往復中,沒有主動去摸索可疑鏈,讓 “控證”、“空殼戶”、 “二道販子”還有生存空間。另外,專賣部門考核壓力較大,重心已轉移至破網絡和大要案偵辦中,日常監管維護市場時間較少。
五、下一步建議及措施
1、抓思想認識,統一協作。省市級要重視召開專賣、物流、營銷“三方”聯席會議,組織再次認真學習省局、市局領導在真品卷煙遏制的重要講話及真品卷煙治理專項方案落實,同時對真煙非法流出治理管理考核辦法進行討論,著重對“轉銷物”明確外流治理單項考核,從而以清醒的認識、堅決的態度,全面遏制真煙非法外流。
2、不斷完善監管制度。及時完善市場監管制度與具體實施管理手段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及實際需求,認真梳理監管依據的專賣內管制度和市場監管制度,拾遺補缺,將制度體系建設的優勢轉化為內部監管效能,努力實現內部監管的制度化,發揮內部制度管理優勢。
3、“專銷物”齊抓共管,擴大宣傳教育面。專賣、營銷、物流全員上陣,通過進店入戶、發放宣傳彩頁、誠信自律小組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煙草專賣法律法規及卷煙外流治理政策,使零售戶充分認識卷煙外流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幫助算清違法成本賬,不斷提升零售客戶的法律意識。
4、營銷部門立足實際,分區域精準投放。深入轄區市場調查研究,準確掌握城區、鄉鎮、農村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精準劃分、預測各類市場卷煙真實的容量,及時與上級營銷部門反映需求,制定分市縣(區)、分鄉鎮、分戶、分檔位的精準投放政策。
5、物流配送部門要嚴格做到配送到戶。積極配合專賣部門監管,特別是對偏遠地區定點取貨的零售戶,應當加強電子監控,杜絕“最后一公里”出現擅自調劑、拆包分攤的問題。發揮好《專銷物流聯動單》的功能,配合專賣部門做好零售客戶的監管,發現異常的零售客戶,及時反映給專賣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停業、歇業等措施加強許可證后續管理,遏制真品卷煙非法流通。
6、收集線索,把握動向。聯合協作單位加強情報信息收集,建立完善常態化工作機制,以專賣情報信息網絡及“12313”舉報平臺為依托,積極發動轄區全體零售戶參與監督,深入挖掘各類違法違規經營卷煙線索,并針對真品卷煙外流零售客戶進行重點走訪,及時掌握真品卷煙滯銷和暢銷情況,掌握相關周邊市縣價格動態。
7、通力協作,突出破網捕人工作。與多部門協作聯動,對有價值的非法運輸案件線索進行順線追蹤。立足“真煙碼段倒查、真煙大案辦理、寄遞環節治理”三個維度,對非法分子 “專線”違法運輸卷煙的組織者、經營者、承運人實施“重處”,圍繞破網捕人開展工作。
8、強化許可證后續監管。加強許可證日常監管,專賣人員要及時提醒零售戶做好許可證到期延續工作,需要延續的客戶進行逐一實地核查,密切關注邊遠山區零售戶許可證使用情況,對長期關門或未營業等情況的零售戶進行排查梳理,建立許可證后續管理檔案臺賬,注銷“空殼店、僵尸證”套購卷煙的零售戶。
真煙異常流通的治理防控不是一朝一夕,始終堅持把嚴格規范作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線”,只有堅決遏制真品卷煙非法流通行為,嚴厲打擊倒賣真品卷煙行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維護專賣制度,才能維護卷煙市場穩定為國家稅收多做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