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課件上展示的是非法電子煙‘奶茶杯’和‘可樂罐’,不法商家通常會用其可愛的外觀、新奇的口味迷惑引誘未成年人,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陷阱’,該如何精準辨別這些‘上頭煙’?”
5月31日上午,在湖北省襄陽一中“守護無煙校園 從你我做起”專題課堂上,襄陽市煙草專賣局的普法宣講員正深入淺出地為中學生講解“上頭煙”的辨識技巧和危害。
這次專題課堂是襄陽市局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工作的內容之一。今年以來,襄陽市局進一步加強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工作,健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立體化普法宣傳格局,多形式組織開展守“未”宣傳教育進校園、進社區、進終端活動,努力為未成年人成長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宣貫形式立體多樣
線上平臺影響力大、參與度高、互動效果好,無疑是普法宣傳活動的重要載體。為此,襄陽市局進一步壯大“指尖”普法新陣地,通過微信群、“知音襄伴”公眾號等平臺,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推送普法工作動態,介紹“中小學校周圍不得設立卷煙零售點”“禁止中小學生吸煙”等政策法規,展現法治宣傳教育、服務管理等工作成效;發動業務骨干、黨員零售戶拍攝“舉案說法”系列微視頻,并同步開設“普法直播間”,定期邀請市場監管、公安、教育等部門工作人員線上講解相關知識。
今年以來,襄陽市局共開設直播10余次,系列微視頻總觀看量達2000人次,政策宣傳覆蓋超10000人,有效提升了學生、零售戶、群眾等群體的法治素養。
同時,襄陽市局十分注重線下宣傳的參與感與互動感。一方面,營造校園內部普法宣傳氛圍,組織普法宣傳隊定期走進周邊中小學課堂講授專題課,從世界無煙日的由來、如何辨識“上頭煙”和果味電子煙等方面入手,普及科學知識,并邀請學生共同制作“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主題海報,在活學活用中讓知識入腦入心。
另一方面,注重發揮校園文化向社會的輻射作用,發動老師、學生化身宣傳員和監督員,通過發放普法手冊和倡議書、開展社會實踐等方式向,親友、零售戶宣貫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的相關法律法規,共同構建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防護網。
宣教對象覆蓋全面
“通過宣傳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自覺抵制煙侵害的法治意識、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是筑牢未成年人‘無煙保護圈’的關鍵一環。”襄陽市局專賣辦主任雷小明說道,“同時,社會各界作為未成年人的守護者,應凝聚起共同參與、共同監督、共同維護的共識,筑牢未成年人‘無煙屏障’。”
今年以來,襄陽市局緊抓“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世界無煙日等重要節點,共制發普法宣傳手冊5245份;舉辦普法宣貫進社區、進廣場、進鄉村專題講座19場次;依托社區、村委會等打造“家門口”普法驛站10余個;聯合教育、公安等部門開展沉浸式普法教育實踐22次,逐步健全“互融、共享、共進”的普法長效機制,讓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大眾所熟知。
零售終端是直面社會、直面市場的窗口,零售網點開到哪里,法治宣傳教育就要跟進到哪里。
自普法進終端活動開展以來,襄陽市局專賣執法隊伍先后對全市1萬余戶零售戶進行了宣貫和檢查維護,積極落實售煙網點是否在顯著位置張貼“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警示標識、是否遵守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的規定;對轄區集貿市場、商超、學校、車站等重點區域零售戶進行法律法規再宣傳、再教育、再引導;增設線下違法舉報箱、拓寬線上舉報投訴渠道,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收集線索并及時介入保護;將不符合規定及存在違法行為的售煙網點納入信用體系評價,壓實零售戶主體責任。
與此同時,為了讓宣傳不留死角、不余空白,襄陽市局將普法觸角向“偏遠散”地區延伸,定期組織普法團隊前往偏遠山村進行普法教育,為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注入強大力量。
“未”愛護航,共待花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永遠在路上。襄陽市局表示,將堅決承擔社會責任,持續健全普法宣傳日常化、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不斷加大監管力度,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