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開展案情研討 楊洋 圖
細微線索 牽出大案
2023年6月,四川綿陽市涪城區煙草專賣局接到舉報,稱一楊姓男子在轄區內長期兜售假煙。收悉線索后,涪城區局立即協同當地公安機關對該線索進行研判。
通過分析各種信息,執法人員確認了該線索的真實性,于2023年11月8日正式立案,并抽派煙警骨干力量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
“偵查過程中,我們前期鎖定的楊某上家吳某于2024年1月被公安機關抓獲,而后楊某于1月25日聯系了福建人賴某,并開始從賴某處接貨。”專案組成員、涪城區局機動中隊長王小駒介紹道,通過對楊某一次接貨全過程的監控,專案組確認了其在綿陽三臺縣的假煙倉儲窩點。
摸清楊某的情況后,專案組把重心放在了賴某身上,發現賴某犯罪團伙中有4名四川籍同伙,分別負責運輸、賣貨、收款等事項。
“2024年春節前,我們初步掌握了賴某及其4名同伙的分工和活動區域,案件脈絡基本清晰,春節后隨著該團伙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員浮現出來。”王小駒說。隨著偵控工作的逐步深入,專案組進一步明確了該團伙的人員結構,賴某主要負責在廣西南寧接貨,2名同伙李某、詹某負責在四川省內銷售,另外還有4至5名成員負責運輸。
至此,一個集銷售、運輸、倉儲假煙為一體的犯罪團伙逐步浮出水面。
抵近偵察 追根溯源
隨著人員結構的清晰,專案組經過研討,認為當前已經具備開展抵近偵察的基礎,隨即組織執法人員奔赴該團伙在四川的聚集地——成都簡陽。
“由于該團伙從南寧帶貨到成都的主要方式是乘坐飛機,因此我們把抵近偵察的第一站放在天府機場,通過確認嫌疑人的航班信息,在出港口蹲守,等待嫌疑人出現并固定證據。”專案組成員、涪城區局專賣科科長楊洋說。
專案組根據嫌疑人的訂票信息,在出港口、停車場以及相關通道進行全面布控,成功捕捉到嫌疑人出港到上車的全過程,調取了機場過往監控視頻,明確了該團伙每次派2至3人乘坐飛機,單人每次攜帶4至5件假煙。
“隨著規模擴張,以及機場安保升級,飛機帶貨已不能滿足該團伙需求,他們便開始籌備專車運輸和庫房備貨,這為全面固定證據、鎖定犯罪事實提供了有利條件。”楊洋介紹道。
專案組通過偵控,在確認該團伙運輸專車要送貨回簡陽后,立即安排人員潛伏在疑似庫房附近,經過3個小時的蹲點守候,運輸專車駛入疑似庫房并完成了下貨。至此,執法人員成功鎖定了該團伙的倉儲窩點并完成取證,為后期收網和審訊工作奠定了基礎。
鎖定關鍵 跨省追擊
專案組立即奔赴南寧,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摸清賴某在南寧的中轉庫房,打通全面收網的“最后一公里”。
抵達南寧當日,恰逢嫌疑人團伙運輸專車從簡陽返程南寧。得益于情報研判室和當地公安機關的支持,通過分析該車駕駛司機前期在南寧的住宿記錄,迅速定位,在一酒店附近準確找到了運輸車輛。
第二日,通過全面分析嫌疑人身份信息、車輛卡口記錄等關鍵要素,精準鎖定該團伙在南寧的周轉用車,并于南寧機場成功發現周轉車輛。
“南寧組迅速找到了該團伙在南寧的周轉用車,為鎖定南寧庫房、排查嫌疑人員奠定了堅實基礎。”專案組成員、涪城區局副局長陳志剛說道。
通過對周轉車輛的精密監控,專案組成功鎖定了一處疑似存儲地點,并借助車輛通行卡口的詳盡記錄,進一步深挖出曾駕駛該車輛的可疑人員,從而為最終的收網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兵分三路 精準收網
隨著專案組對嫌疑人團伙三處庫房信息的全面掌握,抓捕行動時機成熟。
專案組抽調煙警執法人員共計50余名,在充分分析綿陽、簡陽、南寧三地的嫌疑人員數量、庫房情況、人員位置的基礎上,制定了縝密的抓捕方案。
“抓捕環節事關重大,是案件辦理的核心一環,關系到能否在第一時間控制嫌疑人、控制關鍵證據。”專案組副組長、綿陽市局稽查支隊副支隊長李淵認真解讀抓捕方案,“由于涉案人員較多,又涉及跨省抓捕,因此我們對抓捕行動做了充分準備,力求一擊而中。”
3月26日早上6點,該團伙運輸專車從南寧返回簡陽并駛入庫房,抓捕行動在三地同時開展。簡陽組在庫房現場抓獲嫌疑人4名,查扣卷煙60余萬支,隨后在簡陽城區抓獲另外4名嫌疑人;綿陽組成功抓獲嫌疑人楊某;南寧組成功抓獲賴某團伙3名嫌疑人,并在庫房中查扣卷煙20余萬支。
“經二次收網,‘11?08’案共計抓獲嫌疑人13名,查扣各類假冒偽劣卷煙92萬支,現貨價值160余萬元,后期在充分取證的基礎上,檢察機關對8名嫌疑人批準逮捕,這也是綿陽近年來一次性逮捕人數最多的涉煙刑事案件,有力震懾了不法活動。下一步,涪城區局還將持續深化監管力度,與公安機關一道嚴厲打擊涉煙違法犯罪,用行動維護國家和消費者利益。”涪城區局局長蔣珊珊堅定地表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