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張普通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編號360681xxxxxx。從申請到系統(tǒng)生成,再到被捧在零售戶手心,我的旅程只有6天,卻見證了無數(shù)人的期待與一群“護航者”的用心……
申請——“初遇”
我的故事始于一個飄著細雨的清晨。一位拄著木拐杖的老人,戴著褪色的毛線帽,在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煙草專賣局(下稱“貴溪煙草”)辦證大廳門口躊躇許久。他叫畢文,今年64歲,想為自己在村里開的小賣部辦一張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同志,我這老花眼……這些表格填不好。”他聲音微微發(fā)顫,瞇著眼湊近柜臺,聲音有些局促。
圖為證件管理員引導申請人填寫表單
窗口后,證件審理員萬娟萍立刻站起身,笑著迎上去攙扶老人坐下:“爺爺,您放心,我一句句念給您聽!”她遞上一副老花鏡和申請表,又端來一杯熱茶,逐行講解道:“這兒填店名,這兒寫地址……”填到“經(jīng)營地址”一欄時,老人記不清門牌號,小萬立刻撥通村委會電話核實。表格填完,她用手指著簽字處:“您慢慢寫,寫歪了也不怕!”
審批——“雕琢”
“出生”前,我經(jīng)歷了一場“闖關(guān)游戲”。提交申請兩天后,稽查員汪強和嚴智剛頂著寒風來到畢文的小店。他們手上的執(zhí)法記錄儀閃著紅燈:“老人家,咱們?nèi)啼浵?#xff0c;公平公正!”測量完小店周邊零售店距離與附近中小學情況后,稽查員們又回到小店測量店內(nèi)經(jīng)營面積,汪強指著一處空墻說道:“許可證掛這兒最顯眼。”臨走時,他掏出一包暖貼塞給畢文:“天冷,您多保重身子。”
實地核查的情況上傳到系統(tǒng)后,證件審理員小萬仔細查看申請表信息與實地核查信息是否相符,又核驗了申請人的營業(yè)執(zhí)照、身份證明。審批流程圖上,隨著一個個審批流程通過,我的狀態(tài)從“待審”到“完成”,只用了3天。
送達——“歸途”
打印機是我的“產(chǎn)房”,在打印機嗡鳴聲中,我的身體被賦予防偽紋路和專屬編碼。證件審理員小萬小心地將我裝在防水防污的覆膜下,又附上一份打印好的提醒信——“卷煙要離地30厘米擺放以防受潮”“有問題聯(lián)系客戶經(jīng)理和稽查員”……
圖為稽查員為新辦證零售戶掛許可證
最后一段旅程,我和稽查員們一起出發(fā)。他們背包里裝著我、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的警示標語,還有反詐宣傳單。到達時畢文的小店爐火正旺,汪強先幫老人掛好許可證,貼好警示標語,又挪開門口的雜物:“這兒容易絆腳,我給您理理!”“老伯,最近有騙子冒充煙草局收費,您可千萬別信!”嚴智剛指著宣傳單上的案例,一字一句叮囑。
服務無終點,溫情永延續(xù)
如今,我被掛在畢文小店的灰磚墻上,每天,他抬頭就能看到我,而我也默默注視著這間狹小的店鋪與迎來送往的顧客——更多像我一樣的許可證正在誕生,它們的故事里,有“銀發(fā)無憂”的承諾,也有“為零服務”的滾燙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