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對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提高煙葉安全性、提升原料保障能力意義重大。
這是一項突破性的生物防治技術,對于傳統煙區來說,推廣起來要過幾道關:
在傳統農業植保上,蟲害防治長期依靠化學藥劑,“重治輕防”現象普遍存在,如何扭轉部分煙技員、煙農“有蟲害就噴藥”的固有觀念?
如何實現煙蚜及煙蚜繭蜂保種、煙蚜繁殖等技術本地化,保證技術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對此,湖北煙區通過加強技術推廣、生產服務和創新研發,打通了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快車道”。
技術落地:培養技術推廣隊伍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擁有昆蟲學博士學位的夏鵬亮,他是從2013年開始和煙蚜繭蜂“親密接觸”的,如今已熟練掌握了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
2013年年底,作為天敵昆蟲養殖技術骨干,夏鵬亮被選派到云南省玉溪市參加國家煙草專賣局組織的培訓,系統學習了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
包括夏鵬亮在內,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從2013年至今共派遣30余人次赴云南學習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培養儲備了一批技術骨干。
依托技術骨干,湖北省局(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省、市、縣三級培訓體系,每年年初制定專項培訓計劃并嚴格落實。
基層技術人員通過開展技術內容、技術要點、經濟效益等內容的宣傳,以田間設立標識牌、培訓煙農、播放技術專題影片、發放技術手冊等形式,向示范區煙農推介新技術,以獲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
截至目前,湖北煙區共培訓基層技術人員500余人次,培訓煙農20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萬余份,強化了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增強了煙農對新技術的認同感。
生產服務:完善組織保障體系
5月21日,跟隨夏鵬亮一起乘車前往恩施州局(公司)望城坡現代科技園區,沿途煙田里不時會出現袖珍版“塑料大棚”。
“這些塑料棚是繁蜂小棚,用來繁殖、放飛煙蚜繭蜂?!毕涅i亮介紹道,現在恩施共有230個這種可移動繁蜂小棚。按照每個小棚繁蜂10萬頭、可控制200畝煙田的煙蚜計算,僅這些小棚就可覆蓋煙田4.6萬畝。
目前,湖北全省共安裝移動繁蜂小棚360個,并通過對已有育苗大棚進行改造,建成繁蜂大棚8個。
除配套繁蜂大棚、繁蜂小棚外,在望城坡現代科技園區和十堰市局(公司)“金神農”煙葉技術中心,湖北煙區還建成兩個煙蚜繭蜂保種選育中心,保證煙蚜繭蜂的冬季保種。
“技術要從實驗室成功走向田間地頭,除了必要的生產基礎設施,還少不了強大的生產服務隊伍和服務能力。”湖北省煙草科學研究院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項目推廣牽頭人李錫宏說。
在專業繁蜂、放蜂隊伍建設方面,湖北煙區穩步推進,安排專人從事煙蚜繭蜂項目的管理和執行,保障技術落地。
以恩施為例:恩施州局(公司)技術中心有長期繁蜂工作人員4人,臨時性工作人員8人;恩施市、利川市、宣恩縣、來鳳縣和咸豐縣分別有長期工作人員4人;其他縣市因放蜂面積較小,由恩施州局(公司)技術中心代為繁蜂、運輸和釋放。
依據湖北煙區煙株生長及煙蚜消長規律,湖北煙區2014年推廣示范3.1萬畝,占全省總植煙面積的5%;2015年推廣示范9.85萬畝,占全省總植煙面積的16%。
創新研發:增添持續發展動力
一滴水,對人來說或許無足輕重,但對于小米粒大小的煙蚜來說,則意味著滅頂之災。
2014年3到5月,恩施地區降雨頻繁,而煙蚜喜歡干旱少雨,加上缺乏足夠寄主,煙蚜繭蜂擴繁緩慢。經過多次試驗,科研人員在繁蜂小棚的鋼架和紗網之間加蓋了擋雨膜,減少雨水對煙蚜的沖刷,以便煙蚜繭蜂擴繁。
2014年6到8月,恩施地區氣溫偏高,嚴重影響煙蚜繭蜂成活。
經過反復試驗,科研人員在繁蜂小棚上方隔空覆蓋了遮陽網,實現遮陽降溫。
除了生產設施的優化改進,恩施州局(公司)還研發了水盤育苗法,成功應用于煙蚜擴繁和煙蚜繭蜂的人工飼養,較幼苗繁蜂法有體小質輕方便移動、可立體育苗實現多層存放的優勢。
恩施州局(公司)的研發創新,是湖北煙區推進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本地化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就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本地化,湖北省煙草科學研究院、恩施州局(公司)技術中心聯合實施一系列創新研發,取得了可喜成果:篩選出規?;敝碂熝良盁熝晾O蜂的煙草品種;篩選出湖北本地煙蚜、煙蚜繭蜂品種;摸清了自然存在煙蚜繭蜂對煙蚜發生規律的影響;弄清了成蜂投放、小棚掀棚放蜂、僵蚜苗放蜂三種放蜂方式對煙蚜的控制效果……這些創新成果,為湖北煙區綠色煙葉生產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