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永州消息 千古瀟湘,百業勃興。湖南省永州煙草在不斷創新中騰飛發展,永州煙葉生產組織形式在不斷探索中完善提升。全市煙區勃勃興起的煙農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推動煙葉生產方式轉變、創新煙葉生產組織形式、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新載體,已經成為煙農煙葉生產經營合作在社、服務在社、成長在社、致富在社、幸福在社的“新家園”。
成長歷程
“十一·五”期間,國家煙草專賣局提出深入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發展戰略。永州煙草緊緊把牢這一歷史性機遇,按照“政府領導、煙草扶持、部門配合、煙農參與”的工作思路和“依法組建、規范運行、循序漸進、自我發展”的建設原則,力推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全市煙農專業合作社歷經起步探索(2009年)、試點示范階段(2010年)、全面推廣階段(2011至2012年)、整合提升階段(2013至2015年)四個階段。目前,全市擁有20家煙農專業合作社和一家兩場設施綜合利用聯合社,其中行業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社4家,2015年擬創建省級示范社2家。合作社成員1.26萬戶,其中煙農成員1.22萬戶,煙農入社率達到92.6%。煙農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用干部群眾的話說“現代農業看煙草”。
基本構架
全市依托74個工場(育苗、烘烤工場)建設了20家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和一個兩場設施綜合利用聯合社,綜合社下轄54個服務部,服務83個種煙鄉鎮。全市16個基地單元中,寧遠九嶷山、江華濤圩和藍山土市、早禾4個基地單元分別對應2個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其余12個基地單元分別對應1個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基本實現了全市煙區煙農專業合作社服務全覆蓋。按照“生產在戶、服務在社”根本要求,完善煙農專業合作社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全市組建了專業育苗隊37支、289人,專業機耕隊伍38支、316人,專業植保隊伍39支、399人,專業烘烤隊伍56支、576人,專業分級隊伍48支、3724人。全市煙農專業合作社布局構架和組織構架已經發育成型。用同行們的話說“永州煙農專業合作社發育最齊全、最健康”。
自身發展
全市煙農專業合作社,在做實專業化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多種經營和拓展業務,自我發展。2014年兩場及農機設施綜合利用收入383.83萬元,利潤86.37萬元;積極開展拓展業務,生產育苗基質和有機肥,利用流轉土地種植晚稻和辣椒,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承接煙農輔導員聘用與管理、煙用物資配送等項目。2014年實現拓展業務收入961.31萬元,利潤282.89萬元。寧遠左壩合作社與科地公司合作,成立密集烤房維修服務站;寧遠輝煌合作社與中國一拖集團合作,成立東方紅拖拉機一級維護站;市兩場設施綜合利用聯合社與深圳華發園農產品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全市100余個大棚種植水果、蔬菜,訂單出口東南亞等。這些經營項目已為全市煙農專業合作社自身發展增添新能源。
社會效益
全市煙農專業合作社依托“三場一機”設施,集成行業先進建設經驗與技術,創新煙葉發展組織形式,開展以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為主的專業化服務模式,為全市現代農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社會效益顯著。一方面,以基地單元為單位,組建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實現煙葉生產兩頭工場化、中間機械化、服務專業化模式,為現代農業新型合作組織建設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可借鑒經驗;另一方面,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為地方經濟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扶持、服務烤煙產業,發展地方經濟。建立勞動力、土地信息庫,提供就業平臺,提高土地利用率。左壩合作社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不忘左家、壩子頭村新農村建設,治理舂陵河,揚正氣、樹民風,社會意義深遠。馮發合作社利用兩場設施開展綜合利用,培育“農業工人”,解決附近村民就近就業問題,“就近打工,錢賺了、家顧了、家庭團聚了、社會和諧了!”村民們這句樸實的話語印證了家園突出社會效益。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