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陜西新聞網報道 走進陜西寧強縣二郎壩鎮煙葉收購點, 一輛輛滿載著金色煙葉的農用車依次排隊等待交售,一捆捆“黃金煙葉”上磅過秤,評級員仔細地查看每捆煙葉并熟練的進行分級歸類,幾個煙農圍在一起欣喜地談論著今年煙葉的收成。
“今年,我家種了60畝煙,不僅產量高,而且煙葉品質好,片片葉寬個大,油量光澤,交售煙葉12000斤,總共賣煙葉近20萬元!”談到2015年的煙葉收成,該鎮烤煙種植大戶李興安心里真是樂開了花。
李興安原是當地的種糧大戶,看著出去打工回來的村民一家家蓋起了新房,他猶豫過;無情的冰雹把煙葉擊打得一片狼藉,他猶豫過……但是,當看到鎮上推出的一項項扶助煙農,發展煙葉的惠農舉措后,他還是選擇了種煙,從十畝到二十畝,從三十畝到六十畝,種植面積逐年遞增。近幾年,隨著煙葉價格的不斷提高,他家的收入也明顯增加,每年均有數萬元收入。在李興安的影響和帶動下,不少村民紛紛走上烤煙種植路。三家、五家、十家,十畝、三十畝、五十畝,數著一沓沓的百元大鈔,煙農們更加堅定了種植烤煙的信心和決心。
在當地,和李興安一樣戶均收入超過10萬的煙農還有很多,他只是該鎮致富煙農的一個縮影。從2012年起,該鎮就將煙葉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加大煙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先后對白果樹村、二郎壩村實施了管網工程,對蓮花村農田灌溉渠進行了維修,形成了煙田灌溉系統,解決了煙葉生長期用水困難;投資170萬,對羅家壩至桃園壩1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解決了煙農運輸問題;投資80余萬元對蓮花村、羅家壩村實施農電改造,解決煙農烤煙難、烤煙質量差的問題。同時該鎮積極解決煙農資金問題,加大了小額信貸資金扶持,還給煙農免費發放烤煙爐82座。
“今年煙葉價格好,煙葉收購均價同比增加25%還多,群眾種煙熱情很高,6個村已經有5個村種植煙葉,特別是羅家壩村和水田坪村煙葉種植實現了規模化、規范化和市場化。”近日,該鎮干部楊勇如是說。該鎮調整種煙布局,積極協調土地流轉,把原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并重新開發起緩坡、低丘和閑置土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以前的零星分散種植變成了今天小集中、大連片的規模化種植,徹底突破了煙葉產業發展零敲碎打、效益低下的困局。為了提升煙葉品質,該鎮還緊抓職業煙農培養,今年已開展煙葉種植技術培訓5次、培訓煙農720余人次,并組建技術服務隊,從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5個環節對煙農進行專業技術指導,提供全程跟蹤服務。
目前,該鎮煙葉種植規模已發展至2450畝,今年煙葉產值達800萬元,戶均可增收3200元。如今煙葉種植已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