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技員利用現代化手持終端提升工作實效
?
煙技員何成華(左)幫助煙農采收煙葉
?
畝產提高,煙農笑臉迎豐收
?
節點明晰,科學烘烤煙葉
煙草在線據《攀枝花日報》報道 四川攀枝花,這座被陽光眷顧的城市,因獨特的氣候資源成為全國優質特色煙葉產區。2011~2015年,全市煙農收入累計達19.8億元;2015年,煙農戶均收入3.6萬元。全市生產的“清甜香型”優質特色煙葉深受工業企業青睞,已進入全國知名品牌卷煙原料主配方。
在多年的生產過程中,攀枝花煙草人總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以“三維構建、三化推進”為統領的煙葉管理體系。因為這一體系中煙葉生產的每個環節高效銜接、有機整合,又被大家稱為“三針三線”。
“三維”為針 貫穿系統各節點
“三化”作線 聯通生產各環節
攀枝花烤煙收購工作結束后,一年之中最繁忙的階段告一段落。42歲的何成華卻沒有絲毫松懈,在他看來,烤煙工作就像“車轱轆轉”一樣每年上演,只是因氣候、人員、土壤等因素存在差異。
何成華是攀枝花市米易縣白馬煙站的一名煙技員。想到攀枝花前澇后旱的天氣狀況,何成華并沒有按以往的經驗開展后續工作,而是遵循《三維三化》手冊的指導:“11~12月,精總結、細謀劃;11月25日前對下一年度煙葉生產進行預安排……”
緊鑼密鼓地選擇育苗戶,因地制宜地落實育苗場地……這個冬天,何成華忙得熱火朝天。按照以往經驗,這些工作會在1月進行,而“三維”體系以標準化、精益化為準則,將煙葉生產每個環節細化入微。
翻開《三維三化》手冊,扉頁上為“三維”提供了注解:“一維”即誰(Who)來做,明確了“市、縣、站、員、組、戶”6個層次是做好煙葉工作的主體;“二維”即做什么(What),明確了煙葉生產“人、財、物、產、購、銷、政(策)、技、(運)行”9個環節的工作;“三維”即何時(When)做,將全年分為6個工作時段,明確了每一個時段的煙葉工作重點。
對企業而言,標準化的作用在于簡化、統一、協調、優化,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攀枝花市煙草公司副經理余偉介紹,圍繞“始于工業需求,終于煙農滿意”的價值理念,他們緊盯行業標桿水平,構建起全面、系統、有機的“三維”體系。
何成華是“三維”體系的受益者。2015年,在該體系的指導下,何成華合理安排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負責的1000畝煙田壯苗率達到98%。前期育苗工作穩扎穩打,為煙葉后期生長奠定了基礎,煙田畝產值由去年的2800元增加到2015年的3300元。
何成華說:“各環節該做什么、怎么做,‘三維’體系里寫得很清楚,以前是讓我干什么才干什么,現在是什么時候該干什么,我已心中有數。”
從“要我干”到“我要干”,“三維”體系已成為全市所有煙技員工作的“路線圖”。該體系平衡了“技術個性”與“標準統一”,在滿足企業發展要求上,識別出企業管理的不同要素,并圍繞這些要素識別出文件閱讀率、目標達成率等,使煙葉生產標準體系建設始終圍繞夯實企業管理基礎來展開。
在緊盯行業標桿水平上,他們建立起“現狀分析、主題確定、標桿選取、尋找差距、改進提升”的標準,持續追標、趕標,使煙葉種植標準始終保持先進水平,真正做到了“事事有標準,人人用標準”。
為避免體系多難識別、標準多難執行的問題,攀枝花市煙草公司通過理順縱向和橫向關系,明晰標準架構“三維”體系。
在縱向上,他們將標準劃分為三個層級:標準來源,即“三個來源一個標桿”,是煙葉生產標準建立的依據;基礎標準,指導各專業條線制定標準;業務標準,主要為煙葉各專業戰線開展經營管理和服務提供依據。
在橫向上,他們重點處理好標準接口、標準與紅頭文件、標準與外來文件的關系,通過技術、管理、工作標準的融合應用,實現“一事一標準,同事同標準”。
截至目前,攀枝花煙草有效運行的技術標準有82項、管理標準31項、基礎標準6項,建立起了架構清晰、層級明確的煙葉生產標準體系。
如果說“三維”體系是穿梭在攀枝花煙葉生產各環節的“針”,那么以標準化、信息化、績效化為主要內容的“三化”管控就是確保各環節互聯互通的“線”。
以信息化管理為例,攀枝花煙草建立手持終端可視化平臺,將煙葉生產各環節的定置要求制作成標準化圖片文件,并上傳到管理信息系統,以“互聯網+煙葉”的方式,方便技術人員管控。
在這一過程中,鹽邊縣永興煙站煙技員楊瓦補的故事或許能為信息化下一個注腳。
“老楊又來取信息了。快用你手里的寶貝給煙葉拍張照,傳給專家們看看。”初秋時節,攀枝花市鹽邊縣永興鎮的煙農熱情地招呼著楊瓦補。
“你別看我這個寶貝個頭不大,但是信息采集、照相、錄入、歸類,它樣樣都行。”楊瓦補搖著手中的平板電腦向筆者介紹,“現在是烘烤旺季,我每天就用這個平板電腦采集烘烤信息,分門別類地整理上傳,市縣兩級煙草公司都能看到,有啥問題立刻就能發現。”
楊瓦補以這樣的方式管理煙田,是攀枝花煙葉生產邁入大數據時代的一個縮影。為實現煙葉管理全程信息化,提升煙葉管理效率,攀枝花市煙草公司聯合有關單位構建了煙技員手持終端與數據庫模型,經過多次試驗、校對、完善,最終開發出了“煙技員手持終端信息管理系統”。
該系統可全面記錄煙田面積摸底、預整地、育苗、移栽、施肥、揭膜培土、不適用煙葉處理、成熟采收、分類編桿、烘烤、預檢預驗共計11個環節的煙葉生產過程信息。
煙技員人手一部平板電腦,把煙葉生產的各項管理、服務工作有序串聯起來。由于操作簡單、上手快,煙技員可及時錄入數據、上傳照片,實現了及時獲取一線資料。
“煙技員手中的平板電腦是這個系統的一個起點,利用這個可視化平臺,真正實現了基層情況‘有圖有真相’。日常監管則是這套系統的終點,通過系統,我們可以每天查看各個區縣煙田的情況,便于對癥下藥、提供服務。”攀枝花市煙草公司經理郭明全介紹道。
借助該系統,攀枝花市煙草公司實現了煙葉生產細節的控制,使“學標準”有了信息載體;通過對煙技員標準執行規范度、生產計劃執行率等的統計控制,使“用標準”有了過程管控。
同時,該系統通過對各單位標準生產執行過程進行統計控制,對異常波動發出預警提示,通過系統督辦跟進,提高標準生產規范化水平。
目前,該系統服務于攀枝花市11個煙站、38個煙點、8489戶煙農,覆蓋率達100%;全市164個煙技員人手一部平板電腦,實現了使用率100%。
在“三化”執行和落地過程中,為保證煙葉生產管理的成效,攀枝花市煙草公司還積極推進標準化與績效化。
“發現、評估、改善、鞏固”是攀枝花市煙草公司實施標準化管理的基本路徑。
伴隨著“三化”的推進,攀枝花市煙草公司通過標準化運行,修訂發布了攀枝花煙葉企業標準143項,攀枝花優質烤煙安全生產體系119項,攀枝花煙葉定額體系125項。
標準有效執行,還得靠嚴格的考核管理,攀枝花市煙草公司強化績效化推進,建立起簽訂“績效合約”和兌現“績效合約”的機制,以這一尺度衡量每項工作做沒做、做得怎么樣,較好解決了文件程序要求多、質量控制效果待優化等問題。
把握“以準為方、以精為道”,攀枝花煙葉精益生產工作不斷深入。依托“三維三化”,煙葉產業成為攀枝花市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成為煙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