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煙田春季整地起壟到了“收官”期。該縣潘河鄉陽坡村村主任李石生煙葉家庭農場里,機械轟鳴,人頭攢動,一派整地起壟大忙景象。
“李村長這幾年創辦煙葉家庭農場,為俺們貧困戶足不出村打工掙錢提供了門路,幫助俺們脫了貧致了富。”剛剛摘掉貧困戶帽子的趙來學一邊操作著旋耕犁,一邊激動地說。
今年49歲的李石生,既是村主任又是煙葉家庭農場主。從2016年擔任村主任起,他創辦煙葉家庭農場,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一時在十里八鄉傳為佳話。
陽坡村是省定深度貧困村,全村有279戶群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貧困發生率23.3%。自李石生創辦起煙葉種植家庭農場后,帶動30余戶貧困戶穩定脫貧,使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3%,一舉甩掉了貧困帽子。
1988年,高中畢業后的李石生,曾到靈寶市秦嶺金礦幫助他哥管理礦口。幾年下來,掙了一筆錢,他便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1992年,他入股8萬元,與人合伙到貴州開金礦。因步子邁得太快,攤子鋪得太大,金礦經營不下去了,1996年他只好回到了村里。鄉政府見李石生有文化、經過世面,就把他選進了村三委班子,擔任了村文書。幾年后,當了村干部的李石生,又萌生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想法。
看到祖祖輩輩為出行犯難,尤其是煙葉采烤季節,煙葉采收后從坡上往下背,烤煙用的煤一袋一袋從幾公里外的龍駒村往上背,李石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當了村干部后的李石生,給村委的第一個建議是修路,把之前的出村公路重新規劃加寬。2004年,歷經10年的出村公路修通了,鄉親們告別了出行難。這時的李石生意識到,當了村干部再出門打工已經不可能了。1999年,他把致富的夢想放在了煙葉種植上。經過種煙積累,加上開礦掙的錢,李石生小日子越過越紅火,成了遠近聞名的“美氣戶”。
2016年,李石生走上了村主任的崗位。擔子加重后的他,又尋思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如期實現整村摘帽之事。
多年的種煙經歷告訴他,陽坡村土地資源豐富,陽光充足,種煙致富不矢是條穩賺不賠的致富路。于是,他就萌發了興辦煙葉家庭農場的想法。2016年,他投資80萬元修建了6座密集式烤房,購買了烘烤設備,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139畝耕地,購置了起壟機、旋耕犁等小型農機具,家庭農場就正式運作起來了。
開辦家庭農場,雇工是關鍵,更是難點。李石生首先考慮的是村里的貧困戶。貧困戶趙來學全家4口人,因身體不好,增收無門。煙葉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時節,李石生把他雇來,在自家的家庭農場務工,一季下來,務工收入達到了5000元。朱建立是異地搬遷貧困戶,一家人搬到營子安置小區后,一時找不到創收門路,李石生就把朱建立的妻子雇來,幫助采收煙葉、挑揀分級,一季下來,務工收入就有8000元。
李石生說,他每年種煙面積都在一百四五十畝,毛收入都在四五十萬元左右。這幾年,他每年雇工人數都在二三十人,雇工開支都在二十萬元上下,工人里收入多的能拿到兩萬多元,少的也有四五千元。通過興辦煙葉種植家庭農場,在自己發家致富基礎上,帶動二三十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談起新一年的打算,李石生說,他要按照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方向,走以草養牧、以牧積肥、以肥養地的多元化經營路子,帶動更多群眾種煙致富奔小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