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板黝黑結實,談吐思路清晰,鼻梁上架著的近視鏡讓人印象深刻……這哪里是煙農?分明是一個周末回家臨時幫父母干活的“中學生”。
這個“中學生模樣”的煙農就是東明鎮遠近聞名種煙致富的大學生——吳秋鴿。
吳秋鴿生于1987年,家住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東明鎮太平村4組,父母、伯父、妻女和他組成了一個6口之家。
吳秋鴿所在的太平村是盧氏縣最早種植煙葉的專業村之一。他家與眾鄉鄰一樣,因種煙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裕生活。起初,父母帶著智力有障礙的伯父一起種煙,心無旁騖地供吳秋鴿上學。2008年,吳秋鴿以優異成績考進了河南洛陽理工學院,與后來成為他妻子的趙新麗成了大學同學。
2011年6月,吳秋鴿大學畢業后進入洛陽一家公司,成為脫離農門的“藍領”。因專業對口,加上工作用心,吳秋鴿很快成了公司業務骨干。2012年9月,吳秋鴿與趙新麗喜結良緣。
正當小兩口事業處于上升期的當口,不幸事兒卻接二連三地“光顧”他家。先是女兒出生后因肺部感染住院。接著,父親因雙膝關節患風濕變形無法走路而入院做了手術。2014年9月,吳秋鴿回家幫父親賣完煙葉返家途中,父親駕著三輪車翻進了4米多深的壕溝里,造成他與父母親三人骨折住院。
這次車禍對吳秋鴿家打擊很大,有半年多時間,他家幾乎揭不開鍋。更為不利的是,車禍后,吳秋鴿父親成了殘疾人,母親經常頭痛難忍,視力模糊。
一家6口人中,有3個是干不了重活且需要照顧的病人,還有20畝煙葉需要打理。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吳秋鴿打算辭掉在洛陽的工作,專心致志回家種植煙葉,力爭通過種煙致富擺脫窘境。他把想法跟妻子和盤托出后,妻子想也沒想,就放棄了洛陽繁華的城市生活,與他一道回到山溝溝里打拼。
于是,在太平村種煙大軍里,就多了兩個戴著深度近視鏡的“新手”。
2015年春節剛過,吳秋鴿忍著車禍造成的腰部傷痛,帶著大伯和有傷殘的父母開始了艱難的種煙歷程。趙新麗一邊兒帶孩子,一邊兒照看老人干家務,偶爾也會到田間地頭幫襯他干些地里的小活兒。
從育苗播種、整地起壟、適時移栽、大田管護、采收烘烤到交售煙葉,吳秋鴿一個環節也不偷懶,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但凡遇到培訓會、技術員入村指導或煙草專家考察,他都主動請教。在較短時間內,他種煙技術突飛猛進,成了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行家里手”。2015年~2016年,吳秋鴿種植的煙葉賣了好價錢,迅速還清了家里的債務。
無債一身輕的吳秋鴿重新點燃起了希望,他瞄準目標,向更高處攀登。
2017年,吳秋鴿種了20畝煙葉,同樣收入不菲。當年秋天,為了女兒入托方便,他把家搬進了縣城。當年年底,為了方便種煙,他購買了一輛價值9萬元的小轎車。也同樣在2017年,在吳秋鴿的鼓勵和輔導下,妻子趙新麗順利通過大學生鄉干部招考,成為盧氏縣瓦窯溝鄉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
因種煙技術過硬,產值效益突出,加上孝心譽滿鄉里,2016年,吳秋鴿被推選擔任了太平村煙葉預檢員。2018年5月,在村委換屆選舉中,他又高票入選村委,主抓煙葉生產工作。當選村干部后,吳秋鴿充分發揮大學生學業專長和種煙技術專長,更加刻苦地鉆研煙葉種植、烘烤與分級技術,他還把煙葉種植技術編成順口溜,把煙葉烘烤與分級技術制成圖表畫冊,還創建了太平村煙農之家微信群,定期不定期把與種煙有關的信息向群內發布,使眾鄉親在一點一滴中受到啟發,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會技術、會管理、會經營、會算賬和講誠信的“四會一講”型職業煙農。通過他的示范帶動,太平村成了全縣首批科技種煙示范村,一大半煙農成了科技種煙示范戶。得到實惠的眾煙農紛紛打趣說:“秋鴿是種煙的一把好手,更是一個難得一遇的管理能手,別再讓他飛了,俺們煙農離不開他!”
如今,吳秋鴿沒有后悔他當初的轉行選擇,他說他要扎根農村廣闊天地,帶領村民種煙致富奔小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