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北界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聘請羅樟水同志擔任村美麗鄉村建設顧問至2021年底,繼續與村黨員干部一起推動淤弓美麗鄉村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跨越5年,心系村民,精準扶貧。擔任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淤弓村駐村“第一書記”的遂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退休干部羅樟水,在任期即將結束之際,收到了這份沉甸甸的聘書。
“我出生在農村,對他們有割舍不下的感情。既然組織需要我,村民需要我,我很高興能和村民們一起努力,過上更好的日子!”本已退休的羅樟水決定向組織申請繼續擔任淤弓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這不僅是“第一書記”的責任使然,還包含了他與村民之間日積月累的深厚感情。
以產業項目帶動村民增收
為減小疫情對村農旅業的影響,早上8點,羅樟水坐上了前往淤弓村的大巴,來到桃溪紅農業觀光園挨家挨戶宣傳大棚防疫知識、指導果蔬種植。
“老陳,你的大棚情況怎么樣啦?”
“羅書記,之前按照你教的辦法,棚里害蟲滅了不少,櫻桃長勢不錯。只是現在疫情還沒過去,我們園子會不會開不了?游客少了櫻桃會不會賣不出去?”
羅樟水在觀光園查看果蔬種植情況
“你放心,村里已經針對疫情制定了日常消毒和客流檢測方案,確保安全后,園子很快就會開放。”
聽了羅書記的話,老陳松了一口氣。老陳家原本是村里積貧多年的貧困戶。2015年,在羅樟水的鼓勵與幫助下,老陳加入了獼猴桃種植隊伍,后來又種起了櫻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老陳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日子越過越好。
老陳的“脫貧”故事見證了淤弓村農旅業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在剛上任“第一書記”深入淤弓村時,羅樟水就在調研筆記中寫道:“淤弓村山好水好,觀光園發展勢頭正猛。如何發揮好地域優勢,推進原生態果蔬產業與鄉村休閑旅游業綜合發展,是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的關鍵。”
擔任“第一書記”期間,羅樟水與村兩委班子一起,緊抓原生態精品農業產業,指導村民將果桑、藍莓、櫻桃等新品種引進觀光園,延長了觀光園采摘時節,大大激發采摘游帶來的綜合效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淤弓村農旅業從無到有,傳統農業與美麗鄉村交融,2019年采摘親子游人數達到1.5萬人,村民人均收入從1.2萬元增至2萬元。
以民生工程煥發村容新貌
除了產業項目,羅樟水最掛念的還有民生工程。2019年8月,暴雨沖毀了淤弓村所管轄的大界源自然村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村道。羅樟水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為村路修建落實了9萬元的資助資金,督促工程項目實施,最終這條村道僅歷時2個月便修建完成。
年初疫情襲來,羅樟水帶領村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復生產,搶抓進度重啟自來水招標工程,淤弓村也成為遂昌縣北界鎮第一個復工復產的村。
自來水提升項目、村公路建設項目、村莊綠化美化亮化項目、桃源古坪文化村建設項目……羅樟水推動著一個個項目在淤弓村落地生根,擦亮了淤弓村的“生態”招牌,村容村貌換新顏,淤弓村也被評為省級“特色精品村”、省級“美麗宜居村”。
羅樟水在夏洪時節用沙袋加固堤壩
羅樟水5年來的辛勤付出,村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羅書記真是好書記。去年臺風夜,他和一群干部拎著手電筒摸黑把沙袋往堤壩上堆,用這種‘土辦法’給我們加固堤壩!”從臺風天搬沙袋加固堤壩到疫情封村期間的遠程捐款,從對留守老人柴米油鹽的關懷到為村民解決辦證、報銷等日常小事,提起羅書記,村民們總有“一籮筐”的夸贊說不完。
退休不褪色,扶貧見真情。把村民吃水問題徹底解決好,把古村落文化發揚出去,把村農旅業繼續發展壯大下去……對于淤弓村下一步的小康之路,剛過62歲生日的羅樟水斗志滿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