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呀,你看看,這煙葉長得多旺勢,快有齊腰深了,嘖嘖,你看看,這煙葉長得多壯實,沒病沒災,看來今年要抓住了!”曲軍偉站在自家煙田里,望著郁郁蔥蔥的煙葉,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嘴巴不停地說著。
曲軍偉是位80后,今年39歲。雖說年齡不大,但閱歷豐富。18歲高中畢業后,在家幫著父親種過煙,在煙站當過檢驗員,開過前四后八大卡車跑過運輸,眼下經營著一臺大型挖掘機,是個名副其實的小老板。小老板變身種煙大戶,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呢。
2018年初冬,曲軍偉開著自家的挖掘機,到橫澗鄉代家村給王滿魁、代海濤等5戶煙農深翻煙田。勞作之余,與王滿魁閑聊,當問起王滿魁種煙收入情況時,王滿魁說,今年種煙50畝,賣煙收入20多萬,除去開支凈落十五六萬。曲軍偉種過煙,知道種煙收益不錯,但對一年收入一二十萬還是有點不大相信,又問了代海濤等幾個煙農,說的情況與王滿魁差不多。
聽王滿魁們這么說,曲軍偉的心里有點不平衡了,不免有點“眼紅”。他在心里盤算開來:自己投資近70萬元買了這臺挖掘機,一年馬不停蹄干到頭,也就掙個十來萬塊錢。遇著不講信譽的業主,拖上個一年半年不給錢,要賬成了老大難。更有甚者,有些業主還不給錢,白搭功夫不說,連燒油的本錢都搭進去了。而人家王滿魁種煙,投資不大,風險又小,一年下來也能掙十幾萬,不比自己少。
想到這里,曲軍偉有了種煙的念頭。他在心里又仔細劃算著:一來父親原來一直種煙,對種煙這一套不生疏。二來自己在煙站當過驗級員,多次參加公司舉辦的培訓班,對種煙技術還算精通。三來自己經濟上還算寬裕,前期投資不是問題。這么一劃算,曲軍偉心里有了底氣,一拍大腿:干,租上幾十畝地種煙,過過當家庭農場主的癮。
那年冬天,曲軍偉來到照村收購點,找到負責人馬建方,鄭重其事地說,馬站長,幫忙給我找片地,我也想種煙。聽曲軍偉這么說,老馬立馬來了精神,高興地說:你想種煙,這是好事,我支持。白土坡村有70畝新墊的地,我給你說說。不過,這種煙可是個出力的活,不比你開挖掘機,你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曲軍偉堅定地說,馬站長,你放心,這前前后后的事我都想好了,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你就放心給我協調租地吧。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老馬把幫助曲軍偉租地的事當成大事放在心上。經過與白土坡村組干部反復磋商,終于就地價、租期等事宜當成了一致。在老馬的見證下,曲軍偉與白土坡村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
地租到手后,曲軍偉對土地進行了深翻、平整。今年開春,在煙站的指導下起壟、蓋膜、施肥。到了移栽環節,老馬寸步不離,精心指導。如今,70畝煙葉長勢喜人。曲軍偉心里高興,老馬心里更高興。
在老馬看來,眼下,現代煙草農業面臨的突出矛盾是如何解決“誰來種煙”的問題,煙葉再好,沒人種,一切都是空談。就像我們照村煙站轄區,鼎盛時期種植面積萬把畝,收購煙葉兩萬多擔,如今,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規模越來越小,種煙的人越來越少。鼓勵年輕人發展家庭農場,培養新型職業煙農是當務之急。
老馬說,曲軍偉今年頭一年大面積種煙,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弄好了,可以帶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種煙。下一步,我要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指導曲軍偉做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讓他今年有個好收成,為明年發展墊個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