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批農民工外出務工受阻。湖北襄陽保康煙葉分公司充分發揮煙葉產業優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各項工作,一方面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為煙區農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方面幫助煙農分析市場行情、制定產業規劃,聯系銀行為煙農貸款,解決煙農“春投難”的難題,確保讓煙農種下希望煙、信心煙、放心煙。據統計,全縣因疫情外出務工受阻,在家種植烤煙的煙農有78戶,全年全縣發展新種煙農戶305戶,帶動千余人在家門口務工,穩定了山區農民的就業難題。
秋收時節,請大家隨筆者再次走近這些煙農朋友......
“老吳,前兩次煙賣的還好吧?對煙站服務還有些啥建議?明年有啥打算?”10月中旬的一天,在保康縣歇馬鎮合作收購組,煙葉技術員陳遠華正在對剛剛交售完煙葉的煙農吳喜榮進行回訪。
“陳師傅,多謝你和煙站師傅們對我的指導。今年煙葉長得好、烤得好、賣得好,盡管受疫情影響不能外出打工,但我‘因禍得福’,在家種煙效益更好!嘿嘿!就像網上說的,‘春天耽誤的,秋天補回來了’!明年我還想在家種點烤煙!”吳喜榮抑制不住滿臉的喜悅說道。
吳喜榮,歇馬鎮合作村三組煙農,2016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脫貧。近幾年,吳喜榮一直在外務工。他在海南幫忙種過菜,跟著施工隊在上海做過小工,一年也能掙個五六萬塊錢。今年受疫情影響,春季外出務工無門路,他決定在家里撿起種煙這個“老本行”。
吳喜榮(左一)看著金燦燦的煙葉舒心地笑了。
“之所以選擇種煙,一是因為種烤煙比較有保障,縣煙葉分公司和政府聯合為我們購買了商業保險,即使遭遇天災,也有保險賠付,等于是旱澇保收。二是煙站服務周到。比如,今年年初我生產投入有缺口,煙站了解到情況后,及時聯系農商銀行,上門給我貸款2萬元,幫我解決了燃眉之急。三是我曾經種植過烤煙,有種植經驗,技術員指導也很及時,包括調配烤房設備等,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堅定了我的發展信心。我今年種了35畝烤煙,目前已經售煙4800公斤,收入14.9萬元,家里還有幾百斤煙葉沒賣完,今年收入突破15萬元是沒有問題的!”吳喜榮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們。
春播的時候筆者曾經走訪過吳喜榮,當時的他,對未來有憧憬、有期許,也有不安。今天,再見到老吳時,他終于舒心地笑了。
李傳華,后坪鎮堰塘沖村煙農,是保康縣煙農隊伍中青年一代的主力軍。2019年,像村里其他人一樣,他也在鎮里高鐵工程上打工,收入6萬多元。今年受疫情影響,在家種煙30畝,截至目前,已售煙葉6千多斤,收入10.7萬元,加上還沒出售的煙葉,今年預計總收入將達到15萬元。
李傳華抱著“黃金葉”,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像吳喜榮、李傳華這樣依靠發展烤煙,穩定就業的還有后坪鎮的一支“娘子軍”。近幾年,保宜高速、保神高速、鄭萬高鐵建設勞工需求量大、工資高,村里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參加了高速、高鐵建設。家里的婦女們照顧小孩、老人不能外出,于是在家種植烤煙。李靜便是其中的一位。
“李靜,今年的煙葉烤得真不錯啊!看你拉的這車煙葉顏色正、品質好,打捆純度高,今年收入還滿意嗎?”我們問道。
“今年多虧了煙站弟兄們的傾心服務。在每一個生產環節,他們及時提供技術服務,特別是今年烘烤的時候,程站長、王師傅不分晝夜耐心指導,所以我才能烤出這么高質量的煙葉,真心感謝你們了!”
李靜是后坪鎮堰塘沖村村民。去年,她在外搞餐飲業,今年受疫情影響,她流轉了60畝土地,種植烤煙75畝,至10月中旬已經交售煙葉近1.2萬公斤,產值達到34萬元。她不僅自己種植烤煙致富,還雇用了一批留守婦女協助她打理煙葉生產,解決了村里閑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李靜(左一)正在交售煙葉
同村的陳敏也是這支“娘子軍”中的代表。2019年種植烤煙40畝,收入近18萬元,今年她又流轉土地30畝,種植烤煙58畝,目前售煙5000多公斤,產值17.6萬元,加上剩余的煙葉,預計今年種煙總收入可突破26萬元。陳敏不僅生產技術規范,而且分級特別精細,近兩年,一直被煙站收購組聘用為專業化分級隊員。在自家種植烤煙以外,又多了一份務工收入。可以說,依靠煙葉生產,全家的收入是“妥妥的”。
正在幫助煙農分級的分級員陳敏(左一)
春華秋實,在疫情之后的這個金秋,金色的煙葉渲染著秋色,走進每一個收購組,空氣中都彌漫著煙葉的香甜,煙農們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