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云南普洱煙區繁忙的烘烤季,日前,福建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原料采購中心黨員干部走進大朝山,傾心幫助當地煙農辦實事、解難題,與他們一起,烤好片片金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的具體做法~
情系煙農解難題
福建中煙原料采購中心人員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煙葉烘烤情況,為煙農答疑解惑。
大朝山東鎮地處無量山西坡、瀾滄江東岸,優越的自然環境、良好的生態條件,讓這里得以種植出高質量煙葉。作為福建中煙優質煙葉基地單元,2020年,大朝山煙區成為福建中煙全收全調產區。
然而,由于處在偏遠山區,這里的煙農種煙面臨“田塊小、落差大、路難走、水靠運”等難題。
為切實降低煙農烘烤損失、提高煙農種煙收益,福建中煙原料采購中心與普洱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景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聯合組建烘烤技術攻關組,協作完善“原收原調”機制,并就煙農關心的烤后煙葉含青雜較多問題展開攻關。
為此,攻關組先后深入蒼文村、彭家村、丁家村等地的烤房群實地調研。
“給我紙和筆,我畫個烘烤工藝圖。”剛到一處烤房群,原料采購中心一級業務經理劉奕平便和煙農一起坐下交流。聽到煙農對烘烤提出的疑問,他一邊耐心解釋一邊畫起草圖,現場為煙農釋疑解惑。
“這里的煙農種煙不容易,我們要幫助解決烘烤難題,讓他們真正獲益。”劉奕平每到一處,都在記事本上一筆一畫地手繪烘烤工藝圖。“不然將工藝圖打印幾份出來,省得您一遍遍地畫。”面對同行人員的善意提醒,劉奕平笑著說:“自己畫費時了一點,但這樣煙農才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況且,每個烤房的烘烤工藝不同,要立足實際對癥下藥。”
入戶驗證穩改進
攻關組成員在煙農家中劈柴生火,幫助煙農改進煙葉烘烤后含青雜問題。
通過兩天的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攻關組對3個種煙村的煙農烘烤習慣、烤房設施配備等有了全面了解,并針對生物質燃料烤房和果蔬烘干機烤房梳理出“縮短低溫時間,穩步升溫變黃”的烘烤思路,針對普通小烤房烤后煙葉青雜問題提出“逐層變黃排濕定色”“晝排夜捂”等解決方案。
方案有了,實際效果如何呢?為了驗證方案可行性,攻關組決定進行“實戰演練”,在徐體生、丁志勇兩位煙農家中開展普通小烤房烘烤試驗。
攻關組成員們爬天窗、鉆底臺,仔細查看烤房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影響烘烤質量的因素。試驗過程中,他們上山砍鮮草,劈柴生火,蓋土鋪草,灑水保濕,制作風洞;遇到困難時蹲在一起,商量對策,經常忙到深夜。由于前期控溫很關鍵,需要在現場一直關注烤房情況,有一次他們大清早來到烤房,第二天凌晨5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住處。
在10天不分晝夜的試驗期間,攻關組發揚“不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絕不罷休”的精神,終于摸索出了適合大朝山普通小烤房的烘烤工藝操作流程。
“采用專家提出的‘爐膛頂蓋土+地面鋪鮮草’烘烤方法,果然降低了煙葉烤青風險,你看看,烤出來的煙葉金燦燦的。”看著新鮮出爐的煙葉,徐體生高興地說,今年他種的68畝煙一定會有個好收成。
對癥開出新“烤”方
煙農按照攻關組傳授的新技術進行烘烤后,開心地從烤房抱出金燦燦的煙葉。
“既然是為民辦實事,就應該用手中的技術實實在在地幫助更多煙農。”劉奕平說,在大朝山期間,攻關組不僅在烤房群里辦起了“臨時講習所”,還起草了《大朝山普通小烤房降低青雜煙烘烤操作技術方案》,形成統一烘烤工藝技術標準,推廣給當地煙農。
與此同時,工商雙方還組織大朝山基地22名煙技員和部分煙農召開培訓交流會,攻關組成員從烤房檢修、成熟采收、編煙裝烤、烘烤技巧、烤后保管、非煙物質控制等方面,結合實際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與煙技員和煙農進行了交流分享。
“福建中煙的專家講解得既到位又接地氣,我們一聽就明白了,煙農們也表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交流會后,煙技員孫志兵發自內心地為攻關組點贊。
用情溝通交流,用心謀劃幫扶,用力排憂紓困,這是福建中煙原料采購中心開展“我為煙農辦實事,技術扶持增效益”活動的初衷。通過為煙農辦好事、辦實事,他們提升了基地單元建設和優質煙葉原料保障水平,增強了煙農增收致富的信心,也進一步深化了工商精誠合作的情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