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如今,煙民的日子一天天難過了。
尤其在公眾場所,有著噴云吐霧之習的“癮君子”們,想抽煙了,還要先學“地下工作者”或“特務們”接頭對暗號狀,瞻前顧后,弄清了環境許可才行。
剛參加工作時,見年長的同事們說話做事間往往離不了一根煙——手上多了一根煙,或談笑風生或若有所思,皆平添了一些男性的魅力。且無論陌生或是稔熟,見面先遞上一支,隨著熱情的煙霧絲縷升騰,交談起來就和諧自然,比各自空搓手要熨帖得多。如此,我也偶爾好奇地點上一支,起初抽一口嗆得難受,待漸漸不難受了也就染習上了。
但那時,我吸得還不迷,還只是形式上的模仿。現在想起來,其實那已是年輕的純真開始變形的前奏。上“癮”是若干年后,牽情了幾載的戀人掙不脫壓抑的氛圍,含淚與我道別而去,一支支香煙陪我度過了一個個星辰黯淡的夜晚。那段時節,裊裊煙霧,伴我頹然枯坐,一顆傷透的心無處訴說……從此,香煙便替代了“情人”,與我結下了難解之緣。
吸煙帶來的麻煩確也不少——
出差上海,在火車站由于一時忘形點上一支,被佩帶黃袖標的老大媽和風細雨般笑納去五元……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麥當勞的門前,因隨意扔棄了煙蒂,又被紅衣紅帽的服務生彬彬有禮地掠去二十……有一年濰坊風箏會期間,應邀去游才竣工開放的景點——九龍宮,因心有旁騖地與同行的人說著話,進門時竟沒有注意到非常醒目的防火警示牌,直到看見所有的景致都是塑料制品時,才猛然醒悟,趕忙掐滅了煙蒂主動交給保安。既是如此,也把人家嚇得失了顏色。自己敗興且不說,若不是主動“投案”,遭到處罰該是無容置疑的了。
更讓我銘心的是,妻子懷孕后,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讓我讀了一篇不知從哪份報刊上剪下的文章,說被動吸煙也能導致胎兒流產、畸形、發育不良等等,乖乖——這真讓人心驚肉跳!于是,為了明天的花朵不受污染,那段時間在家便徹底告別了卷煙,有時實在熬不過了就逃出家門,到大街上瞅著路燈或是瞄著云朵,獨自過把吸癮罷了。
提心吊膽至女兒出生,看到她并不缺胳臂少腿,且一天天變得聰明刁頑顯不出絲毫文章上說的種種跡象,心里的一塊石頭才搬了去……
有時夜晚讀書爬格子,煙吸得多了,常常睡夢中因咳嗽而驚起——據說雖有防賊夜入之意外功效,但至今未曾得到實證;還有時點著煙陷入了沉思,往往不是灼疼了手指,就是把衣服、稿紙或者沙發等等燒出了大小不一的焦點……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如今,吸煙的人越來越少,說明吸煙的危害已為人們所共識。雖有個別吸煙者還鑿鑿有據地說,某某是老煙槍了卻活了近百歲,不吸煙難道能活兩百歲嗎?還有人怒目圓睜地說,我吸煙花自己的錢,傷自己的身,干別人鳥事?——人活著,總是要為自己的行為找個理由,吸煙者即是一種,這也就是存在的道理。無怪乎哲學大師黑格爾要說: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誠然,吸煙也有它另外的一面——國防、教育、科技等一切用稅的地方,都有我們煙民做出的貢獻。寫文章的“老煙槍”們都知道:“文章無根,全靠煙熏”(賈平凹語)。有的作家一旦沒有了煙,甭說文思枯竭,甚至就連安心坐下來都不可能。這雖說多是習慣使然,可習慣就是習慣,只要自由還沒有被剝奪,不是人人都愿意改變的。
當然,這也不是轉移斗爭大方向(前些年流行的說法),我只是說明吸煙存在的道理,有它一定的理性。吸煙畢竟還不等同于吸毒,它還只是一種個人無傷大雅的嗜好,頂多也只能算是一種無礙大局的私人癖好,不會對社會構成多大的危害。毛主席就曾說過: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對人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所以希望不吸煙的朋友們對待吸煙者不要動輒就一概怒目相向,還應給予寬容和諒解。在多數時候不妨借鑒借鑒商家的微笑服務,施以善意勸告和期許鼓勵相結合,也許效果會更好。戒煙之舉要循序漸進,像婢子熬夫人——慢慢來。而諸如我等吸煙之人更應加以自省,禁止煙火的地方就不消說了,落人討厭之時也要堅決不吸。人人都希望,領導開會講話要學一學女人穿裙子,越短越好。我們一時半會還不想戒煙的,也要順應潮流大勢,吸得越少越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