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回老家——萊蕪市鋼城區艾山街道清泉嶺村過年,剛從黑龍江雞西回家的鄰居曹淑學聞訊來家里聊天,一進門,便習慣性地掏出一支香煙遞給我父親,父親笑著擺擺手說:“我早戒了”。
曹淑學很驚訝地問:“你還戒煙了?我記得以前你每天得一盒煙吧。”
父親說:“一盒可不夠。我剛開始戒時,很多人都說我戒不了,我說好戒,就戒了,往后不抽了。”
也難怪別人不信,畢竟我父親是“資深”煙民,在我記憶中,父親在我不到十歲時就抽煙,后來就煙不離手,尤其是飯前喝酒時,總是點著香煙,邊喝邊抽。家里沒煙了,就打發我們弟兄到村里的小賣部去買。
長期抽劣質煙草,大大損壞了父親的身體。早在多年前,父親的牙齒就完全變黑,成天一身的煙熏味。睡覺時,氣管里會發出很大的雜音。我曾經不止一次勸父親少抽煙,但他總是笑笑答應,過后還是照抽不誤。
轉機發生在去年十月,有一天,街道辦衛生院的醫生來到村里,免費為村民們查體,建“健康檔案”。一位大夫在給我父親檢查完身體后,嚴肅地說:“你抽煙太多了,氣管不太好。最好戒煙,要不然一旦生了病,可沒人代替你受罪”。幾句話說得父親連連點頭,竟然當天就遠離了煙草,轉而靠嗑點瓜子解悶。真想不到,多年讓我們頭疼的難題,被醫生幾句話就解決了。善莫大焉!
像城里人一樣,現在絕大多數農民加入了新農合,定期查體,吃藥省錢,看病報銷,因病致貧現象開始減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