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國援建坦贊鐵路,我被派到坦桑尼亞第十一工段衛生所。出國前的歡送會上,醫院領導送給我兩條“黃金葉”煙,說是要坐二十幾天的輪船,吸煙可以消磨時間。殊不知到了異國他鄉,這兩條煙可派上了大用場,并引出一段難忘的故事。
那時,在坦桑尼亞條件異常艱苦,衛生所就設在帳篷里,白天室內溫度高達40多度。除了為鐵路建設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外,我們還為當地村民看病。每逢周六、周日上午,從附近來的村民絡繹不絕,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天氣炎熱、超負荷工作,這些還能忍受,但當地人多患狐臭,為了遮掩往往噴上香水,但合在一起的這種古怪氣味非常難聞,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利用診治間隙,我就抽上一支“黃金葉”,實在沒空了,就把煙點著放在桌子上,聞到煙的清香,會稍微好受些。
一天,我接診了一個當地的黑人小伙子。開完藥后,他沒有走,盯著我桌上的“黃金葉”煙盒看,我遞給他一支,他表示感謝后離開了。這時所長通知,莫爾特車站工地有傷員,讓我帶一名翻譯馬上過去。我抓過藥箱和一盒煙就匆匆上路了。10多公里的山路,全是茂密的森林,還要穿過一條小河,人煙稀少,時有野獸出沒。翻譯小賴提著步槍,我們警惕地走著。沒走多遠,忽然聽身后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小賴大喊:“誰?”隨即鴉雀無聲。剛走幾步,又有動靜,我們一下子緊張起來。“不會是蟒蛇吧?”小賴說。我倆疾速跑上一個小土包,居高臨下觀察,并無異常。十分鐘后繼續趕路,快到河邊時,又聽見了響聲。小賴猛回頭,看見了一只腳,原來有人跟蹤我們。小賴故意拉動槍栓:“快出來!”這時“嗖”地從草叢中冒出一個小伙子。我大吃一驚,原來是剛才在帳篷里看病的小伙子。“你,想干什么?”小賴喝道。小伙笑笑,連說帶比劃,并指指我手里的煙盒。原來,他跟蹤我們是想得到“黃金葉”煙盒。“我看你的煙盒里煙不多了,吸完后肯定扔掉,我想撿回去,因為我喜歡收集煙盒。”小賴翻譯道。原來是位煙標愛好者,真是虛驚一場。我將煙盒和里面剩的幾支煙都給了他。之后我們成了朋友,我還經常幫他收集煙盒。1974年回國后,我還給他寄過幾次煙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