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有一個精致的銅煙袋鍋,是作為嫁妝帶過來的。長長的竹竿前面是一個比酒盅還小的銅煙鍋,后面是銅煙嘴,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在竹竿上還用絨繩拴著一個繡了鴛鴦的煙袋,做工甚為精致,惹得我們兄妹幾個眼饞不已,常常偷偷拿了匆匆填上煙末學母親的樣子吸上幾口,一般情況下是我們正嗆得咳嗽不止時,母親就站在了我們面前,大聲訓斥說小孩子不能吸煙,順手奪了去掄起煙袋鍋照我們頭上砸來。我們則一哄而散,回過頭去做個鬼臉,母親則笑嘻嘻地自己拿了吸去了。
母親吸煙很有講究。干活的時候是從來不吸的,通常在晚飯后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乘涼的時候才吸。這時,母親總是先洗凈了手,拿出煙袋鍋,從煙袋里倒出少許煙末于手掌心,細細地挑出煙梗,摁在煙袋鍋里,含了煙嘴讓我們幫她點上。幫母親點煙對我們兄妹來說是討好母親的最佳方式,往往是母親前幾道工序還沒完成,我們早已經拿了火柴等著了。在氤氳的煙氣中,母親一臉的陶醉,我們則圍成一圈,盼望著快點長大,能像母親一樣美美地吸上一口。那時,生活的重擔使母親臉上難得有笑容,惟有吸煙的時候才能看見母親慈祥的笑。因此,這時也是我們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最容易得到滿足的時候。買個黃書包的愿望就是在我給母親點煙的時候實現的。??
在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母親卻戒了煙,戒煙的原因現在想想有點好笑。鄰居的一個大哥在外地當兵,回家探親的時候帶了幾盒香煙回來,給母親幾支,是沒有過濾嘴的那種。那在當時的農村可是很難見到的奢侈品,母親自然非常高興,迫不及待地吸了起來,誰知習慣了用煙袋鍋吸煙末的她因用力過猛被狠狠嗆了一口,一整天咳嗽不止,以后一聞到煙味就會頭暈,不得不戒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的我已長大成人,母親也已滿頭白發。大學畢業后,我選擇了到煙廠工作。每次回家,總要帶點香煙回去。一次,母親看我和父親美滋滋地吸著香煙,也試著點了一支。沒想到這一點一發不可收拾,母親又上了煙癮。有時候我也想勸母親不要吸太多煙,但轉念一想,母親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終于盼來了今天的好日子,斷了20年的煙緣重又續上,做兒子的也就以此盡盡孝心吧!
兒子永遠是母親的驕傲。每次帶煙回家,母親總會首先裝上一盒分發給左鄰右舍,“快嘗嘗我兒子帶來的煙”,母親滿臉自豪。在裊裊的煙氣中,看到母親滿足的笑臉,我默默祝愿母親永遠健康快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