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來歲開始抽煙,有五十余年的煙史。初時,抽老旱煙,煙鍋的頭頭是一個黃銅的,體積微小,嘴子是石頭的,用筆桿來做煙鍋桿,這支煙鍋伴我走過幾十年的煙民歷程。旱煙鍋丟開后,改以吸紙煙,什么劣質的雙魚、寶成、黃金葉、金絲猴、軟延安等,我都抽過。這些年月里,我所收獲與得到的是胸悶、氣短、多痰、咳嗽、哮喘、胃不舒服。
我有晚間讀書的習慣,一讀就是幾個小時,隨之而來的又是旱煙鍋在炕楞上“啪嗒,啪嗒”磕打煙灰的聲音。窯里一片烏煙瘴氣,空氣令人窒息。我雖沉浸,迷醉在書香氛圍之內,感受著知識與智慧的大餐,領略著意想不到的美妙境界,靈魂走進圣殿的家園。但,濃烈的煙味彌漫,與書香的境界形成極大反差,令我亦禁煙而不能,不禁煙而心存譴責感,為此徘徊幾十年。
在抽煙的人群間,素有“煙火不分家”一說。即便不帶火者,如火鐮、火柴、打火機,可向不熟人來借火用之;若煙袋空空,或手中沒有煙鍋,可向別人索要來吸煙,大過煙癮。主人會雙手捧來煙具,讓你吸個夠。也有吸煙者常常不拿煙或煙具,經常向他人索要煙抽。為此,有人編出順口溜“頭等吃煙,吊把火鐮;二等吃煙,沒拿煙袋;三等吃煙,赤手空拳”來嘲諷抽煙者的丑陋形象。
抽煙者的不良行為,遇到知己、熟人或朋友、上司,首先以煙開道,相互敬贈,多多益善。越是這種場合,這一境界,吸煙量越大。本人忘掉尼古丁摧殘身心健康,亦給對方也隱隱地埋藏下亞健康的隱患,是集體殘害健康,大家對生命的一種漠視。
抽煙的陋習,在集體場合下,公共場所里,人們聚會間,會餐的飯局上,不吸煙的人們,被籠罩在濃烈的煙霧里,不是出氣受阻,就是呼氣難受。又是煙嗆,又是氣悶,又是咳嗽,欲有避而躲之的心意,亦不可能逃出這一窘境,只得活受罪。然則,煙民們又不理解不抽煙者的心態,只管盡情地吞云吐霧,尼古丁四處游走,烏煙沖出門口,“瘴氣”直鉆鼻孔,污濁空氣滿世界飄蕩,實是大氣的污染、人類的公害,不言不語給不抽煙者的健康埋下定時炸彈。
我深深感到,吸煙的陋習給我身體帶來的損害是莫大的,不戒煙到了不容的境況。去年早些時候,下了決心戒煙,過了半月之時,舉起筆來寫東西,必要思慮一番,一進入思考的境界,煙蟲塞滿腦袋,撩撥得支持不住,折磨得苦瘋了一般。無奈,就來了個少抽點的想法來安慰自己,起初是少抽了幾口,有頭昏不適的感覺。沒過兩天,只要抓起筆來,煙就一支一支地接著抽,早把戒煙的事忘到爪哇國去了。
今年春上,胃潰瘍越來越嚴重,不得不進醫院。醫院有親切、感人、和善的戒語“感謝您不吸煙”,我市創建文明城市也提倡遠離吸煙這類陋習,給我心靈的震撼是極大的,教育也是深刻的,我吸煙的陋習有所收斂。實在煙癮來了,就到樓底下或衛生間,抽上幾口再將煙熄滅,一盒煙到我出院時還沒抽完。現在,我已遠離煙霧瘴氣的抽煙陋習兩個多月了,手術刀的銳鋒,不但切除了我的病魔,也斬斷了我五十余年的吸煙不良習慣。現在,在別人面前,若有吸煙者,聞到煙味實在嗆得難以承受,老想避而躲之。若遇到三個窟窿端冒濃煙者,心中便有煩躁、討厭之感,覺得對生命是種不負責任或踐踏的行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