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今天,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祖國生日到來前寫這封信,表達一個困難家庭在受到黨組織、企業領導無微不致關懷后的感激之情,表達一個困難家庭在受到廠工會關心和集團全體員工幫助后而倍感溫暖的感激之情……”這是在2011年上半年對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后,退養職工鄒雷夫婦給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工會送來的一封感謝信中的一段話。這封長達1000多字的手寫感謝信,字里行間充滿了夫妻倆對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的感激、信賴和深情厚誼。面對這封話語樸實的感謝信,讓我不覺回憶起楚雄卷煙廠愛心幫扶濟困工作中那些難忘的片段:
那是6年前的春節前夕,廠工會和離退休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前往南華縣龍川鎮兩旗屯村,看望已故職工楊樹培的遺屬吳學英。隆冬時節,天寒地凍,當我們一行人開車來到吳學英家時,已近上午11時。正在生火做飯的老人看到我們,杵著拐杖熱情地迎了上來。因為是第一次去看望老人,在與她的交談中,才得知老人的近況:她70多歲了,自從丈夫1994年去世后,因飲食習慣不同,10多年來自己一個人生活,由女兒提供糧食、自己種點小菜為生。
站在院子里環顧四周,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啊:受常年風吹雨淋,大門的一側倒塌了,門框拆在一旁,似乎多年沒有維修過;院子里高低不平,僅有的家具是一張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單人床和幾個用鐵釘釘起來的小木凳。用后來離退休管理科副科長施國政的話說就是:“一個石頭砸將進去,罐罐都敲不著一個。”
院墻外,幾片孤零的黃葉在寒風中飄落下來,一種莫名的凄涼和無助頓時涌上心頭。
老人一邊忙著燒開水、一邊激動地從床頭取出一個手絹包裹著的信封,從信封里顫抖地拿出幾張10元、5元和一些零散的錢,絮絮叨叨地說這是孫女從深圳打工給她寄回來的200元錢,買鹽巴用去了多少,買紅糖用去了多少,買布料用去了多少,剩余的64元錢準備過年時用……看著這位遭遇坎坷、苦了一輩子的老人,聽著她心酸的敘述,在場者都沉默了,一抬頭,同去看望的史大姐轉過身去,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我們把帶去的慰問品和2000元錢送到老人手中,老人雙手接過錢,聲音哽咽,感動得老淚縱橫,一定要留我們在家吃飯。說是吃飯,鍋里煮著的是四、五個洋芋,還有一些四季豆,這就是老人的飯食啊!
離開時,史大姐把自己穿著的外衣脫下,穿在老人瑟瑟發抖的身上。同去看望的同事們也拿出隨身帶著的現金,塞到老人的手中。老人在千恩萬謝中與我們告別。
回程的路上,沒有人大聲說笑,大家被吳學英老人家庭的貧困深深地震撼了,誰也不會想到,老人會拮據困頓到如此地步!大家在沉默中思考著同樣的問題:怎樣才能讓老人過上舒心的日子,怎么做才能讓老人的晚年過得舒坦……
去年中秋節前,頂著綿綿秋雨,廠工會主席朱明言、副主席杞蘋等一行來到楚雄市小姑英村,看望下身癱瘓的職工子女張藝娜。張藝娜是我廠內部退養職工張學之女,今年10歲,6年前因病導致下身癱瘓。五年多來,為給女兒治病,夫妻倆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問藥,花光了家里本已不多的積蓄。屋漏偏逢連夜雨,2008年8月,在廠工會組織的全廠職工健康體檢中,張學被診斷為雙腎衰竭;2010年7月,張學的妻子診斷出患返流性腎病及腎損傷(腎衰)等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僅靠張學一人的內退工資,既要負擔家庭的日常開銷,又要為妻子、女兒治病,加上自己每周三到四次的化療,高昂的醫療費用,使這個本來就困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當工會把18000元幫扶救助金送到張學手中,囑咐張學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有困難向離退休管理科和廠工會反映,廠工會將積極向集團工會申請幫扶救助時,張學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自從開展幫扶救助工作以來,截止2012年5月,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已向張學一家發放慰問金、幫扶救助補助金5萬多元。
高建明是我廠的一名內部退養職工,1992年6月查出患慢性肝硬化,1993年轉為肝癌,妻子李躍輝失業待崗在家,家里雙方父母需要贍養,且需要經常看病服藥;高建明經過長達14年的治療后,于2006年11月醫治無效病故。為了幫助高建明治病,家庭經濟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的困難狀態,2008年7月,女兒高娜考上了云南民族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李躍輝又喜又憂:喜的是孩子有長進,憂的是孩子入學需要繳納的8000多元學費無處籌集。無奈之下,李躍輝想到了丈夫生前所在的楚雄卷煙廠,她把自己面臨的困難向工會領導做了反映,廠工會對李躍輝家的困難十分重視,經過了解、核實,及時召開工會委員及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決定從廠工會困難救助金中特批1萬元用于解決高建明孩子上大學的學費問題。當天下午,當廠工會把補助金交到李躍輝手中時,她連聲說:“真不知道如何感謝和報答企業!”隨即高娜又給工會寫了感謝信,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報答企業領導和職工對自己的關懷。為了解決李躍輝母女的生活來源問題,廠工會經過多方協調,又給李躍輝安排從事環衛保潔工作。
2009年,一場大火燒光了退養職工劉永堂在大姚縣老家的三間民房,父母居無定所,老母多病在床,廠工會聞訊后幾次要求離退休管理科了解詳細情況,商量解決辦法,并從工會幫扶救助金中申請了5000元,幫助解決劉永堂家被燒毀房屋的重建工作。很快,三間民房蓋了起來,劉永堂一家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
患惡性胸膜間皮瘤(胸膜癌)的在崗職工楊平,2010年7月開始接受治療。這種病屬于大姚縣石羊鎮的地方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唯一使用的藥物是培美曲塞(力比泰),屬自費藥品,價格高昂,三周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的自費費用在2.4萬元左右。妻子為了照顧楊平的生活,辭去了工作,到2011年5月為止,治療6個療程,僅自費購買藥品花費就達15萬多元。工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與集團愛心幫扶救助管理委員會協調,為楊平申請到了2萬元的幫扶救助金。為了緩解楊平家的經濟狀況,在他的病情稍有好轉、不需要妻子長期陪護后,車間工會又積極聯系,給楊平的妻子找了份工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困難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他們像一個個不和諧的音符,就在我們身邊,令人同情,讓人不安。每年中秋、春節,廠工會與離退休管理科都會走村串戶,深入社區和街道,看望、慰問因病、因災導致生活困難和行動不便的職工,把溫暖送進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職工心中,盡力去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
多年來,楚雄卷煙廠的發展有了長足進步,經濟效益日趨增長,但仍有不少因患重、特大疾病或因災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他們疾病纏身,迫切渴望得到幫困與救助。為了幫助這部分職工減輕經濟、心理上的壓力,按照紅塔集團工會的統一安排部署,按照“行政撥一點、工會出一點、職工捐一點”的思路,由工會發起了以“愛心幫扶、和諧發展”為主題的“愛心幫扶救助金捐款”活動。倡議發出后,職工們紛紛解囊,全廠捐款人數達2538人,共收到幫扶救助捐款33.1720萬元。廠工會制定出臺了《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職工愛心幫困救助金管理辦法》,把幫扶慰問工作作為為企業分憂、為職工解難、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民心工程”,并不斷創新幫扶慰問機制,在“三個結合”上狠下功夫:即經常性幫扶慰問與臨時性救助相結合;節日慰問與專項救助相結合;集團救助與企業救助相結合。
每個家庭的困難情況不一樣,造成困難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因此,廠工會總結多年幫扶慰問經驗,在幫扶慰問服務層次上不斷創新和改進,變共性服務為個性服務,逐漸形成了六個層次的幫扶慰問體制:一是對于患重、特大疾病,通過醫保等渠道報銷后自費費用仍然較高的職工,經過廠工會委員會討論,救助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報集團幫扶救助管理委員會申請給予救助。2011年上半年,報集團幫扶救助管理委員會首次幫扶救助20人,救助總金額27.9萬元,發放人均救助金近1.4萬元;下半年,報集團幫扶救助管理委員會救助15人,救助金標準正在審核中。二是對于患重大疾病或者家庭收入較低、經濟負擔相對較重的職工,經廠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討論,救助金額在1000—5000元的,由廠工會進行救助。2007年至今,廠工會已幫扶救助困難職工102人,發放救助金近35萬元。三是對于職工本人或職工家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長期陪護或照顧,但不產生高額醫療費用的,廠工會在中秋、春節等節慶日,通過上門看望、慰問等方式走訪,送上企業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在紅塔大家庭的溫暖。四是對于無固定收入來源的職工遺屬,廠工會每年給予一定數額的幫扶救助金或者走訪慰問。五是對生病或行動不便,家庭成員中需要長期陪護的女職工,廠女工委員會每年在中秋、春節等節慶日,通過上門看望、慰問等方式走訪,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切實體現集團對女職工的特殊關心和關懷。六是對于一般住院治療的職工,由基層工會到醫院看望、慰問,及時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幫助他們解決面臨的困難。5年來,廠工會上門看望、慰問困難職工260多人次,發放慰問金40多萬元,購買慰問品25萬多元。
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進幫扶救助辦法,目前楚雄卷煙廠已經為74人建立了重、特大疾病,以及意外災害導致困難的職工電子檔案,建立無固定收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