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君武畫過一組四幅溫畫,描寫一位煙民的戒煙歷程:1、下決心,把煙斗從窗口扔出去;2、飛身下樓;3、樓梯另一段,飛跑的戒煙者;4、戒煙者趕到窗下,接住煙斗。
這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組畫。它以最凝煉的手法寫戒煙,四個畫面四個動作,概括了一個人的戒煙歷程,更概括了戒煙者的心態。
其實抽煙的行為從開始就是與心相聯的。
誰是生下來就抽煙的?誰能叼著煙卷兒從娘胎里出來?多數煙民都是在這樣的場合下“入門”的:朋友聚會,抽煙的人習慣互相敬煙,敬到不抽者面前也會意思一下:“抽著玩”。如果你接受了,你也許就落下了心病,覺得老抽伸手牌太難為情,下次聚會前就偷偷備下煙,理直氣壯到人前,也傍茶桌學敬煙。幾圈敬奉,幾圈接受,你敬也自然,抽也自然,便入門了,專業了。
我曾有二十余年的抽煙經歷,我的“入門”卻比一般人主動。1967年我成家了,有獨立的戶口就有一份“計劃煙”。想想這煙該買下,客人來了敬敬煙,家才有個家的樣子。敬煙以后,緊接著的反應是陪客人一起抽,意思是免得人家尷尬。這樣幾陪,我就入門了。
還有些人是少年時代看到生活中或電影中有些爺們抽煙的樣子帥極了,便跟著學樣。這一部分人是享受抽煙之樂而無戒煙之想的人。
我是抽煙人中的另類,二十余年中,除了戒煙復吸的第一口煙令我有美感,其余時候我就沒從煙上得到任何享受。抽煙的樣子,任何時候都像個剛學的生手。煙到了嘴里,除了大公雞和大前門之間的差別能分出來,烤煙型的煙好像都一個味兒。要不是為了面子,我真愿意就抽“經濟”牌,八分一包呢!
別人說煙可以提神,我的多次戒煙卻都發生在出外搞創作長時間一人獨處時。
我常感到抽煙后的口苦,咽干,它便我“祖傳”的支氣管炎增加復發的次數,咳起來能把心肝肺腎全都攪動了。我的常抽常戒就源于此。
從根本上講,抽煙就是和心態相關的事,抽上戒不下,全因為心病難醫。
開始戒煙我很高調,煙送人,火機無論多好也送人。宣布:我戒煙了!朋友聚會時互相敬煙,敬到我面前我也會謝絕:我戒了。
問題是第二輪,有那記性好的見我宣布“戒了”,敬到我面前就片刻也不停留,直接滑到下一位了。
我好幾次的復吸都和這一下有關,因為它觸動了我最敏感的神經,有點“傷自尊”,“我接不接是一回事,你客氣一下呀!”于是,下邊只要有人敬我便接,這一接,前面費牛大勁的一戒就前功盡棄了。
然而,我還是在19年前把煙戒了。這戰勝心魔的一戰,還是下回再講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