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從事煙草工作已近30年。作為一名煙草員工,我從一個平凡而普通的技術員,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的管理崗位;每想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想到自己富有意義的璀璨青春,我要感謝我們的衣食父母——煙草行業,為我提供了實現自身價值和理想的平臺。煙草行業的命運就是每一個煙草人的命運,公司的驕傲就是每一個煙草人的驕傲。只有云南興旺了、壯大了,才能成就我們每個煙草人的理想和價值,云南煙草的興旺與發展要靠我們每個煙草人的努力與奮斗,我自豪同時也非常熱愛和無比的珍惜我們的煙草事業。
在這里,辛苦的滋味勝過咖啡,甜蜜的味道勝過蜜糖。云南連續五年干旱,尤其是2009年云嶺大地遭受百年大旱,田土龜裂,溪河斷流。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征,導致云南水資源分布不均,骨干水源工程缺乏,水資源利用率不高,缺水已成為制約云南煙葉生產的最大瓶頸。大規模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突破工程性和季節性缺水的瓶頸,成為保持云南煙葉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全省已累計投入資金100億多元,已建和在建農田水利工程75萬件,骨干水源工程10件;隨著一件件基本煙(糧)田工程不斷竣工并發揮效益,2012年干渴的旱區迎來了滋潤大地的“幸福之水”,近幾年建的煙水工程,解決了云南煙區缺水灌溉和人畜飲水的難題,大旱三年,每當看到煙苗茁壯生長,每當看到人畜飲水有保證,想到這里面有我們煙草人的一點點貢獻,我盡管辛苦的滋味勝過咖啡,但我們內心的甜蜜味道卻勝過蜜糖。
在這里,我體會到了團隊的協作,讀懂了“1+1>2”的奇跡。云南煙草把煙區水利工程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基本煙田地建設中,圍繞“水”字做文章,統籌考慮水源、輸水、蓄水工程,形成集水庫、塘壩、水窖相互補充,溝渠、水池、管網連成一體的灌溉網絡,切實做到存得住水、用得上水,煙田建到哪里,水就引到哪里,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十二五”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全力促進我省煙葉生產上水平。這一切,首先得益于云南省局黨組全力推進水源工程建設的戰略部署,得益于全省煙草公司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戰線上廣大干部職工的全力配合、高效落實和協調推進,是云南煙草團隊協作的典范,更是“1+1>2”創造出的奇跡。
在這里,我獲得了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成就感。發展高原特色農業,這是云南的優勢,胡錦濤總書記3月7日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云南代表團審議時,要求云南要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把高原特色農業優勢發揮出來,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秦書記也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說到集中打造“云煙”等12大品脾。在云南土地面積中,山地約占84%,由于自然及氣候等條件的限制,在云南實施大農業范圍的土地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確實困難,不適宜種植常規經濟作物,但恰恰適宜種植煙草,通過煙草能很有效地利用山地資源,有效地促進云南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這一點在農業范圍內是其它種植業所不能替代的。云煙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最大優勢、最大潛力、最大亮點,云煙在云南已形成了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影響深遠的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和品牌。
近年來,公司在省內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力量建設了一大批萬畝以上的煙水工程項目,瀘西縣白水項目區、祿豐縣羅次項目區、景谷縣永平項目區和硯山縣回龍壩等項目受益面積達10萬畝以上,已成為云南當地現代農業典范、冬季農業開發的樣板、新農村建設的標桿。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是保障云南煙草“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基礎,不僅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夯實了云南煙草的主體地位,而且帶動了千家萬戶的煙農種植優質煙草脫貧致富增加收入,增加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維護邊疆穩定。有煙水工程“保駕護航”,即使大旱,每畝仍可保證烤煙能產3擔,收入達2700-2800元,種包谷可以產600-800公斤。據了解,今年春天,祿豐縣碧城鎮種植了2萬畝蘿卜,沒有煙田水利建設保障的地塊絕收了3千畝,有煙水工程覆蓋的田地,蘿卜總產值達到了5480萬元,同比增加了74.9%,時鮮蔬菜產值達到了4513萬元,同比增加了34.2%。每每看到種煙區新農村面貌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看到煙區煙農過著舒適的生活,他們像一面秋天的湖水,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里,依舊平靜如鏡,依舊清澈透明,他們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快樂的、安逸的。每想到這里面也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者的一份“功勞”,一些路我們與煙農兄弟并肩走過,一些故事我們就是主人公,一首歌我們對唱了那么久,永遠不變的是心中深藏的對煙草行業的執著。在這里,我不僅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而且有體現自我價值和展示才華的平臺;在這里,我獲得了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成就感。
如果把云南煙草比作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我便是同舟共濟的一個船員,在浩瀚的大洋航程里,我們只有與企業同心協力,在崗位上不斷歷練前進的雙槳,向著更廣闊的大海去探索、去遠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