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仁杰(右)在交售煙葉
福建漳平市南洋鄉營侖村村主任麻仁杰聯戶承包耕地種植烤煙,是遠近聞名的種煙大戶。南洋鄉分管農業的副鄉長鄭清芳介紹說,這在鄉里尚屬首例,“他依靠科技,邊干邊學,去年種植烤煙80畝,一舉獲得成功,給我鄉發展短、平、快致富項目帶了個好頭。”
敢于“第一個吃螃蟹”
麻仁杰是個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他擔任村主任以來,營侖村率先開展了土地平整,實施了農田標準化建設工程,創建了“南洋鄉百畝水稻超高產豐產示范片”……可以說樣樣走在鄉里的前列。
雖然營侖村水稻畝產曾高達518公斤,創鄉里水稻單產的歷史紀錄,但水稻種植成本高,收益不明顯。為此,麻仁杰費盡心思,想給村民尋找一條新的致富路子。
2010年11月16日,漳平煙草分公司經理陳啟明到南洋鄉政府參加“鄉土能人”創收致富總結暨表彰會。座談中,陳啟明介紹聯戶種植的一席發言給了麻仁杰靈感。
“我為什么不聯合幾戶也種烤煙呢?”麻仁杰把這一想法告訴了他的老伴,老伴也很支持。可是他從未種過煙,不懂技術怎么辦?于是,麻仁杰來到煙草站咨詢。在那里,他遇見了鄰村老煙農粱新彩。梁新彩拍著胸脯跟麻仁杰說:“兄弟,你要相信我,現在種煙政策好,煙葉銷路也有保障,更有煙技員全程指導,你是個文化人,學習能力強,種煙一定行!”聽了這番話,急性子的麻仁杰回去后便把發展烤煙這個短、平、快的致富項目告訴了村民,大家紛紛贊同。
頭次種煙上等煙比例高達86%
很快,麻仁杰就聯戶承包了80畝煙田。為確保勞有所獲,他從整地、移栽、施肥、下藥、打頂抹杈、合理采收及烘烤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煙草公司的技術要求執行,同時經常到鄰鄉、鄰村向經驗豐富的老煙農請教,還買來煙草科技書籍,邊學邊干,邊干邊學。
去年3月底4月初,煙株長勢喜人,可天公不作美,久旱無雨。麻仁杰買來引水管,請人整理田間水溝,引水澆煙。到了采收烘烤期,由于經驗不足,第一次烤出的煙葉花點多又色黑,這可愁死了其他幾戶聯合戶。為了摸清癥結,麻仁杰請來技術員排查原因,細心地根據葉色變化、干筋程度,掌握火候,合理控制濕潤度。功夫不負有心人,此后的煙葉一烤比一烤好。
收購期間,當麻仁杰和幾位聯合戶把烤好的煙葉拉到收購點時,著實把工作人員“嚇了一跳”——這些頭次種煙的人烤出來的煙葉中,上等煙比例竟高達86%!“其實我也沒想到第一次種煙就能這么成功,想到當初兩眼一摸黑就種了那么多煙還真有點后怕。”麻仁杰說,“現在知道種煙政策有保障,服務有保障,指導有保障,銷路有保障,配套設施也有保障,今年種植面積擴大了近一倍,我也很有信心。我想,我已經為村民們找到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p>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