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說起煙草,許多人不陌生。但要說起名人對煙草的摯愛,恐怕許多人還有點點印象。不能說煙草就是他們的生命,至少,煙草和他們的生命息息相關(guān),相伴終生。讓我們透過歷史的紗窗,撥開層層迷霧籠罩的煙香,去尋找那些有關(guān)名人和煙草的“印象”吧。
翻開課本,或者喜歡的讀物,只要有魯迅的影子,總能看到濃濃的煙草氣息在彌漫、升騰。不管是木刻,還是小說,不管是本人,還是筆下的人物,他們總是在和魯迅先生一起浸染在煙卷的氛圍里,久久揮之不去。先生坐著,站著,或者斜倚著,總是在手里夾著一支煙卷,目光堅毅的看著對面或者望著遠方,給人平添許多的力量。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些給我們生命歷程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的句子,也許,就是在和煙卷的燃燒中透支了生命的鮮艷,但卻始終離不開煙香彌漫。
絕不只是一種姿態(tài)。但這種姿態(tài)影響了我們的生命和思考方式,給我們?nèi)松贸桃稽c細節(jié),一點安慰,還有那背后的閃閃的力量和揮之不去的永恒煙香。
還記得偉人毛澤東的煙卷情結(jié)嗎?在延安的窯洞里,在西柏坡的駐地,還是進入北京菊香書屋的燈光下,那夜晚閃閃的燈光中,我們總能看到一束一束煙氣騰空而起,那是指明方向的電光和雷火,那是昂揚向上的 生命之歌,那也是革命征程上催人的號角……思緒在夜晚被激活,決策在星火下被激發(fā),優(yōu)美的詞句和縝密的論斷在香煙繚繞中慢慢廓開了政權(quán)的版圖。革命斗志如燎原之火,我們意氣風發(fā)走在大路上……壯美的事業(yè)和滿腔的豪情伴隨著明滅的燈火和香煙的燃燒,一路燈火輝煌。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醫(yī)生勸他不抽煙或者少抽煙,也勸他少吃紅燒肉,他說,只可信一半。該怎么做,依然故我。也許,只有偉人的胸懷才會這樣豁達敞亮。總之一句話,革命征途中不能沒有它(煙卷)。
放眼國外,最知名的莫過于斯大林、丘吉爾和海明威了。雖然歷史煙云已經(jīng)遮掩了他們自身的光芒,但我們檢索歷史總能發(fā)現(xiàn)這熟悉的鏡頭。斯大林有50年的煙齡了,在斯大林格勒實現(xiàn)了對法西斯的艱苦卓絕的勝利,扭轉(zhuǎn)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乾坤;丘吉爾即使是在大戰(zhàn)的間隙,仍然不輸斗志,在最為熟悉的“V”(勝利)字招牌下,總搶不過手里正在發(fā)燙冒煙的煙卷,成為一代偉人的經(jīng)典鏡頭;倔老頭,也是硬漢子海明威,在老人與海的大場景中仍不忘和自然、和自己的搏斗,“自己不能被自己打敗,但也只有自己能被自己打敗”。
生命要么燃燒,要么歸于灰燼。這些散落的珍珠點滴,讓我們記住了歷史——誰也不能剝奪自己對熱愛的權(quán)利!看看他們英雄的王冠,我們或許應該記住自己的人生征程——路必須自己走下去。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也終生和煙草相伴。他在煙人煙事中,最典型的兩個場景最為人稱道,足以反映出驚人的意志力。一個是在大會上,當眾被遞上“請不吸煙”的紙條,把拿出來的香煙又放在桌上了;一次是在會見外國政要時,征求客人意見,請求允許吸口煙。他 在人生政治生涯上是幾起幾落,但總是處變不驚,處處顯示出偉人的風采。就是在被下放期間,也不忘自制煙卷,給陰暗的生活一點光亮。
他一手開創(chuàng)的改革開放之路,促進了中國人民走上了幸福之路。一個春天的故事,還在流傳,看到了他,我們也能想到香煙嗎?
最經(jīng)典的橋段,不是零敲碎打。那些串起來的一根一根煙草故事,在照亮我們前進的腳步,也在昭示我們一個一個真理。沒有了煙草氣息的生活,仿佛少了許多樂趣;沒有了煙香彌漫的場景,我們的話語之間總是少了許多溫情脈脈;沒有了煙卷之間相互的傳遞,我們之間豐富多彩的人際關(guān)系似乎缺少缺少了交流的渠道和排解的方式。
我們承認煙草的危害。這無須質(zhì)疑。但在人類生命豐富的個體和群體文明進步中,我們還應該思索,究竟煙草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難道僅僅是疾病和危害嗎?那些文明、進步、交際方式、思考角度……難道沒有一絲兒推進社會向前發(fā)展所必需的原料和“營養(yǎng)”嗎?
你無法忘記。
而那些需要記住的細節(jié),也許里面就包含著溫暖人心的、歷久彌新的縷縷拂面春風,你認真找找,或許就會有你我的影像,即使沒有你我,也還有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同事和陌生人……
我們的需要,不只局限在物欲、精神、生理層面……我們還需要一種真實的生存方式,在這中間,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也許,煙草,已經(jīng)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