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生動的筆法,惟妙惟肖的動物花鳥,行云流水的山川風物……若非親眼所見,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一件件美輪美奐的鼻煙壺藝術作品竟然是一位無手殘疾人所畫,而創造這一奇跡的,就是我市赤城縣的一名殘疾小伙兒馮建軍。
1
今年27歲的馮建軍是一位失去雙手和前臂的殘疾人。 回憶起小時的不幸遭遇他幾度哽咽。
那還是在他十歲時, 因淘氣爬電線桿掏鳥窩被高壓線所擊傷, 從此失去了雙手和前臂,生活無法自理, 吃喝拉撒都要人幫忙, 精神和肉體飽受煎熬和痛苦。
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 生性堅強的馮建軍沒有向命運屈服, 漸漸地, 他學會了用殘臂料理自己的飲食起居。 年齡再大一點, 他便跟隨父親拉沙子、拉石頭。 用他的話說, 除了沒縫補過衣服, 家里零打碎敲的活兒他都能干, 跟有手的也差不多。 日子久了, 家人好像都淡忘了他還是一個殘疾孩子, 慢慢將他融入了一個正常孩子的行列。
18歲那年, 已長成大小伙子的馮建軍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
這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赤城縣殘聯得知, 衡水市一所殘疾人內畫學校來縣里招收學員了, 剛一聽到這個消息,他真是又驚又喜,就像一根火柴,心中的希望火焰瞬間被點燃。 在與學校相關負責人接上頭后,他毅然決定:“跟著老師去衡水,學門手藝掙錢養活自己,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出路! ”
那一刻,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只久未出欄的馬兒,終于可以自由地馳騁在廣闊的天地間了。
2
離開封閉的小縣城,來到享有內畫之鄉盛譽的衡水大都市,馮建軍就被滿眼的內畫鼻煙壺吸引住了:“一個個小小的瓶子里居然能畫出這么好看的畫? ”他學藝的心情已是迫不急待。
可話好說,畫難畫。 當他眼睜睜看著一個四肢健全之人一手拿著筆、 一手拿著壺全神貫注地勾圈畫線時,他的心里就直犯虛。 可他并沒有退縮, 按照老師所教方法, 先將兩塊毛巾疊成方塊放在桌上, 然后再將所畫鼻煙壺放于毛巾上以做固定支撐, 然后再用特制的內畫筆蘸上墨汁在壺內畫線勾圈。
在鼻煙壺的內壁反向作畫寫字, 健全人學起來都十分不易, 更何況是一個失去前臂和雙手的殘疾人。 當時,許多人認為馮建軍學不了內畫, 但倔強的他就是不服氣, 每日堅持夾筆練習。別人午休的時候,他在練;別人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還在挑燈夜戰。一整天下來,除了吃飯,就是伏案畫畫。
雍容華貴的牡丹花、 靈動精巧的小鳥兒……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馮建軍完成了一個個花鳥、山水、人物等內畫鼻煙壺作品,這是他的驕傲。然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這份驕傲的背后,浸潤著怎樣的艱辛。
如今的馮建軍, 已在衡水內畫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不僅能夠掙錢養活自己了, 內畫技藝也是越來越純熟。他擅長畫花鳥,不論是倒著畫,還是順著畫,都可以游刃有余。哪怕是一只鳥,只要他稍做構思,就能畫得栩栩如生、千姿百態。
也許是將自己全身心地融入了內畫,馮建軍說,他畫出的鼻煙壺有一種味道,解釋不清,更無法用語言描述, 總之是一種藝術的感覺。別人也模仿過,但畫出的那種味道就是和他的不一樣。
3
采訪馮建軍, 他幾度哽咽,為了失去的雙臂和雙手; 他又幾度歡笑,為了苦盡甘來的那份欣慰,為了他的人生世界多了些別樣的色彩。
內畫鼻煙壺改變了馮建軍的生活, 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通過畫筆,他畫出了自己內心的期待,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充實與快樂……
曾經的馮建軍, 只是想通過學習內畫掙錢養活自己, 不成為父母的負擔;而如今的馮建軍,卻希望有朝一日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張家口市區內開 一個小小的屬于自己的內畫鼻煙壺坊,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更多的殘疾朋友: 作為一個殘疾人, 能走向社會,追逐夢想,吃點苦也是一種幸福。 只有靠勤奮的努力才能贏得美好的未來, 用頑強的毅力才能改變不幸的命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